经历了3年口罩时间,并且在热搜上见证了地震等天灾人祸之后,很多人意识到了攒钱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很多时候,事是不等人的,一些需要大笔开销的急事也可能在一个人还没有准备完全的时候发生,就如有些时候,一些贫困的家庭也可能会遇到家人因生病或事故而急需大笔医疗费的情况。
有备而无患,在平时将多余的钱攒下来,存在定期存款中,有助于我们很好地进行储蓄。不过有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人在去银行存钱时,却被告知并不推荐存“3年定期”,这是为什么呢?内行人说出原因。
流动性不好
在很多银行中,3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常常比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高一些,因而一些人会为了高利率,倾向于去这些银行存钱。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必须要持有到期,才能享受对应的利率,如果提前支取,可能让储户蒙受比较大的利息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其实可以换成流动性更好的2年期定存,或者是1年期及以下的短期定存,尽量确保资金可以持有到期,按定存的利率计息,而不是活期存款。要知道哪怕是3月期定存的利率也往往超过1%,可一些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2%。
当然,如果资金超过20万元,也可以换成可转让的3年期大额存单,减少急用钱时的利息损失。或者也可以借助储蓄国债打理,也是比较划算的,类似靠档计息。
可能让人在机会来临时面对两难抉择
存入3年期定期存款后,一旦提前支取,在已经存了很久的情况下,储户可能面临较大的利息损失。比如10万元存利率1.95%的3年期定期存款,在已经持有了2年的情况下,提前支取时损失的利息大概为:100000*(1.95%-0.2%)*2=3500元。
这也导致一些人在面对一些可能用这些钱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时,比如创业、买房、投资黄金等,会面对纠结的两难抉择。如果继续将这笔钱存到期,是可以减少损失,但万一错过的这个机会本可以让自己大赚一笔呢,错过了会不会很可惜?如果将这笔钱提取出来,还没赚钱就要面对这么大的利息损失,万一这个机会在之后并不能带来那么多收益呢?
如果选择的是更短期限的定存,或者是其余提前支取也不会损失利息的方法,如余额宝等,面对机会时或许就不用这么纠结了。
3年期定期存款也很难跑赢通胀
在多次降息潮之后,很多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并不算高,很难帮储户保住资金购买力。若想更好地增值,在资金可以闲置更久时间时,比如5年以上,可以去存一些中小银行的5年期定存,有望获得更多利息,或者也可以借助基金定投、银行零钱理财、以及一些政策支持下的新兴模式如外贸经济代销,10万每月1000元利润。
综上,去银行存钱,一些人并不推荐“3年定期”,是因为3年定期在收益性、流动性和面对机会等方面有所不足。不过对于一些人来说,若真能存到利率比较高的3年期定存,且确定不会提前支取,也不是不能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