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脚步从未停歇
家乡的呼唤始终萦绕心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
同学们带着知识与热情重返故土
为家乡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以青春之名
用数字之笔
描绘家乡的美好未来
让种子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绽放希望之花
下面一起看看
返乡大学生们的风采吧
深入基层,彰显青春风采
姓名:邹馨雨
姓名:邹馨雨
班级:24级软件技术二班
实践地点: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公安局中枢派出所
在陆良县公安局中枢派出所参加社会实践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基层警务工作的日常运作,参与了户籍管理、治安巡逻、案件记录等工作。通过与民警的交流和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警务工作的复杂性和责任感。实践中,我不仅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还增强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次实践让我认识到,警务工作不仅仅是维护治安,更是服务群众、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 未来,我将更加关注社会公共安全,积极为社会贡献力量。期待下一次的实践活动!
姓名:吴文豪
班级:23级软件技术4班
实践地点:贵州省凯里市西门街道龙头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得益于“返家乡”社会实践平台,我有幸成为凯里市西门街道龙头村基层服务队伍的一员。此次实践中,我深入参与社区服务,跟随村干部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属,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传递关怀;走进困难家庭了解实际需求,协助落实帮扶政策。同时投身环境治理,清理村道卫生,协助开展政策法规宣讲,通过院坝会、宣传单普及防火知识及防电信诈骗技巧,助力打造文明美丽乡村。通过这段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繁杂与温情从政策落实到民生细节,每一步都凝聚着责任与奉献。作为从山村走出的青年,我更加坚定了反哺乡土的信念。 未来,我愿带着实践中的所学所悟,继续为家乡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青春在扎根基层中绽放光彩。
志愿服务,彰显责任担当
姓名:王雪梅
班级:24级软件技术1班
实践地点:重庆市开州区帅乡润商贸有限公司
“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在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主要负责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宣传,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组织活动,帮助村民们了解农产品。
此次实践让我收获颇丰。一方面,真切体会到了基层干部的不易,感受到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另一方面,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进一步充实,明白了只有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未来,我希望能够持续关注乡村振兴等相关领域,并在毕业后投身相关工作,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姓名:王帅
班级:24级软件技术1班
实践地点:重庆市开州区时代金街
青春恰似火,扬帆正当时。寒假期间,我怀揣着激情与热忱,全情投入到街道社区的“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活动中。在街道中心广场,我们搭建了宣传展台,向居民们讲解乡村振兴的意义与目标。我耐心地向一位年轻上班族介绍乡村振兴如何改善城市周边环境、带动就业,她听后深受触动。我们还组织了“乡村振兴创意集市”,居民们积极参与,交换闲置物品,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的微小努力都能汇聚成磅礴力量。我坚信,我的青春在奉献家乡的道路上闪耀出了最璀璨的光芒。 未来无论我选择何种职业道路,我都将铭记乡村振兴的使命,继续为这一伟大事业贡献我的青春和力量。
姓名:文翔
班级:23级软件技术2班
实践地点:重庆市铜梁区华兴镇三塘村党群服务中心
寒假返乡后,我来到铜梁区华兴镇三塘村党群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咨询接访工作。我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并认真解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此外,我还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和公益宣传,与志愿者们共同协作,清理街道垃圾、美化社区环境,为村民们打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次的“返家乡”实践不仅让我在服务乡亲的过程中深化了对社情民意的理解,更在沟通协调与应急处理能力方面获得了显著提升, 真切体会到新时代青年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未来,希望同学们
继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展现建工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文 | 文竹、刘晨
图 | 邹馨雨、吴文豪、王雪梅、王帅、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