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戴辉、通讯员祁葭苇)2月16日,31公里长的麻阳北高速在鄂东大别山区蜿蜒,桥隧交错、路基盘亘。位于2号场站旁的监理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郑鸣泽正手持监理智能平板,轻触屏幕启动无人机首飞指令,一架机身印有“湖北高创监理”标识的四旋翼无人机从机场内缓缓启动。随着操控指令的下达,无人机腾空而起,掠过连绵起伏的施工带,沿着10公里试点路段开始巡航。
机身搭载的倾斜摄影设备,以每秒拍摄5张的速度,实时捕捉施工现场全景,并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至云端。它飞越槐树坳隧道掘进面的锚杆丛林,俯瞰三河口互通的桩基施工现场,穿梭于2号综合场站的自动化设备……高清影像与三维点云数据涌入系统,施工进度、质量偏差、安全隐患等关键信息被逐一解码。AI算法自动识别施工人员安全装备佩戴情况,并对基坑支护变形、材料堆放隐患等风险点发出预警,这些信息随着无人机的航迹的延伸,同步出现在麻阳北总监办的监理云平台大屏上。
麻阳北高速公里全长31公里,起于麻城市木子店镇细石岭村,止于鄂豫两省交界的商家塆村林家岗附近,与河南省拟建的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商城至豫鄂省界段二期工程对接。“过去监理人员需要徒步翻山越岭核查进度,现在无人机半小时就能完成全线扫描,效率提升超70%。”湖北高创科技研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监理无人机未来还能通过三维动态建模技术,将采集的影像与BIM模型叠加,生成可交互的虚拟工地,管理人员轻点屏幕即可查看任意桩号的填筑厚度、桥梁墩柱垂直度等指标,实现“一图统览、一网统管”。
麻阳北高速桥隧占比近50%,地质条件复杂,传统监理模式面临人力成本高、数据滞后、隐蔽工程管控难等挑战。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动公路工程数字化升级。湖北高创积极响应,构建“云平台+智能终端+无人设备”监理智联生态体系。
“智联生态系统是管理模式的重构,为项目精细化管控提质增效。”高创监理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徐畅表示,项目依托“数智监理一张网”架构,整合无人机、智能摄像头、监理智慧工具包等设备,形成覆盖全路域的数据感知网络。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AI分析,系统可自动生成监理报告、预警施工偏差,并将结果推送至业主、监理、施工三方信息化平台。
上一篇:新型电子皮肤可在10秒内自我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