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微信,已是当下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有的作者写作内容很受读者喜爱,而有的作者写的内容令人厌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写作感情自控的尺度没有把握准,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好多作者的“情”与“意”,都极力追求得到自由酣畅的发挥,才感觉“过瘾”。但是,这种发挥并不是任性的,毫无止境的,必须学会自控,作者主观感情在文字中的渗透、流泻、喷发应当有一个“尺度”,有一个最佳点,“过了”或“不及”都是不理想的。
例如,《左传》中脍炙人口的“淆之战”,几乎用十之八九的篇幅去写战前的种种矛盾,从蹇叔哭师,到王孙满断定秦师“必败”,到弦高救郑,到灭滑而归,秦国的不义之师已被各种各样的矛盾推到了溃灭的边缘,弓已满弦,剑已出鞘,泥丸在坡,势不可挡,何必再絮絮叨叨地描写秦军败北的实况?
《战争与和平》中对库图佐夫结局的描写,也证明这个问题。这位力挽狂澜的白发元帅,忍辱负重地在战争道路上走完了自己的历程,本来是可以多花些笔墨来交待的,然而,当客观势头业已形成,当读者循着小说的气势已用心灵感受到那一必然的结局,作者就不再饶舌了,只是简洁地写了几句,留给这位民族战争的代表的,只有一死而已,于是,他死了。
上述例证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将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揭示出来,让读者毫不含糊地、洞若观火地看到了必然的归宿。做到了这一点,你就是不把结局亮出来,读者也会通过积极的表象活动和思维活动,去填补“空白”,去揭开“最后的一幕”。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续书,更是成了众多硏究者批评、指责的对象。看来,写作过程作为主、客观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主体的感情自我调节,既充分发挥,又不任意施与、强行扩张,是非常紧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