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降本增效的要求就在各个公司盛行。原本按照自己意愿开发设计的产品,也会被要求控制成本,增加利润。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产品规划?
从去年开始,公司对营收、成本、利润这些更加重视起来,并且希望通过一系列量化的方式来统计、分析,从而对来年的规划做出合理的预算和控制。
在这过程中,我的直属上级也会时不时来追问产研资源投入的细节情况。例如9月份我们的产研成本投入了多少人?这些合理吗?这些投入是否都在控制之中?这些投入是否都是必须的?
说实话,最开始对这块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但随着被追问的次数多了,逐步也关注起这块的内容。
目前我们分多条业务线,各业务线自负盈亏,年底结算。所以在2024年的时候,需要更加在意整体的利润情况。
于是,在做24年全年规划的时候,成本控制、营收利润这几个词牢牢地悬在我们脑袋上空。
一、计算逻辑
简单分享一下目前我们在采用的一些逻辑:
“利润=营收-成本”
营收好算,属于我们业务的收入是多少就是多少;但是成本涉及到人员较多,特别是产研部分,因为目前的产研资源都是共享的,看每个月的优先级情况拿资源,且每个人同一时期有可能承担不同业务线的需求,所以比较难计算。
去年我们引进pingcode系统后,把产研这块的成本拆解成两大部分:
“产研=研发/测试+产品/运营/设计”
1、研发和测试同学的人力投入情况直接用pingcode系统上的工单工时做统计计算(因为我们所有的需求迭代都会建pingcode需求单,并拆解任务填写任务工时,所有的需求都要有迹可循,不填的话研发会打黑工,他们也不认);
2、而产品/运营/设计同学则需要每个月由各组组长统一填写各个同学在各个业务线所花费的精力占比。例如一个产品经理同时服务3条业务线,在1月份的投入可以写30%在业务线A,30%在业务线B,40%在业务线B(当然这只是举例子,实际上我们会更加细致,会分配到例如在A业务线什么环节-产品规划?商业化?流量?还是其他什么)。
由此可以把每个月各个业务线的产研投入情况给算出来,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占比以及每个人的薪酬待遇情况,财务给出统计的成本结果,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个月的实际投入人力资源情况和成本数据。
二、想清楚什么是真正要做的
由此其实反向对于产品规划上的要求更高了,在今年制定的利润目标下,一方面要在营收增长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要严控成本。说人话就是:
产研资源极度有限的情况下,非必要不迭代,想清楚哪些是一定要做的需求。哪些需求做了是可以带来营收的?哪些需求做了是可以优化成本的?如果没想清楚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不做迭代?
对于做企业SaaS业务来说,营收来自于三大块:续费+增购+新签。
这三大块的难度依次递增。目前我们最核心的商业化模式是通过售卖年度的会员来收费,根据账号数量的多少决定最终客户的成交价格。
回到产品规划上来,俞军产品方法论中其实也有讲到,产品做到最后,你会发现,要有「交易模型」的思维去考虑产品规划。即你做的所有产品需求,都要能带来交易的价值。这倒逼我们不断反思,我做的这个需求真的可以为营收、利润带来贡献吗?不能,就最好想清楚,是不是可以不做?
产品做加法真的很简单,编一堆自我认同的用户故事,不断累加功能;但难的是做减法,体现在你在规划需求的时候可以很坚定地砍掉某些需求不做。因为你清楚「交易模型」中,这样的需求并不能带来更多的价值,不必去为了追求「完美」而去做某些需求。B端相比C端来说,更更看重价值的兑现和降本增效。
三、减法思维
这一次次的营收、利润、成本的概念不断在你脑中响起,雕刻在你意识里,只有当把这些概念都习惯性地融入到每一次的产品规划中,才能更进一步筛选出高价值场景和需求。
认清价值,多做减法!
本文由 @勤奋向上的零先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