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2月13日电国信证券发布医药生物行业重大事件点评,文中写到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期。2025年年初以来,多家海外AI医疗公司关注度大幅提升,ARKInvest近期所发布的《Big Ideas 2025》提到利用人工智能来“操作”数据将颠覆诊断、药物发现和治疗,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迎来自身的“Deepseek时刻”。
国信医药观点:在制药端,AI在临床前药物发现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同时在临床试验中的患者筛选与管理等方面也得到一定应用。在医疗端,国内数据规范化进程正在推进(如电子病历评级),同时在诊断服务、医疗设备、医院管理及精准诊断等领域也显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总体而言,AI医疗与AI制药市场潜力巨大,是AI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考虑到海外部分AI制药/医疗对标企业极高的估值,国内AI制药/医疗领域具备广阔前景及想象空间。
在技术进步、有利的政府政策以及各行业需求增加的推动下,全球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全球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33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1,395亿美元,CAGR为34.0%,并预计将由2023年的1,870亿美元进一步增至2030年的14,142亿美元,CAGR为33.5%。中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35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139亿美元,CAGR为40.8%,并预计将由2023年的185亿美元进一步增至2030年的1,683亿美元,CAGR为37.0%。
医疗保健板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553亿美元,CAGR为35.5%;农业板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54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560亿美元,CAGR为34.0%;美容及化妆品板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81亿美元,CAGR为34.0%;石化板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14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06亿美元,CAGR为39.8%;电池板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38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395亿美元,CAGR为33.8%;以及显示器板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1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3亿美元,CAGR为39.1%。
药物研发过程耗时较长,通常至少花费十年才能实现药物资产的商业化。药物资产上市及商业化前,整个药物研发过程通常涉及:(1)四至六年的药物发现过程,包括约25个月的靶点至苗头化合物阶段、约25个月的苗头化合物至先导化合物阶段以及约十个月的先导化合物优化阶段;(2)一至两年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3)六至七年的临床试验阶段;(4)半年至两年的监管审批阶段。然而,在药物发现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可减少所需的时间及成本,提高药物发现过程效率。
与传统人工方法相比,人工智能的方法在药物发现方面的效率显著提升。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在药物发现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的时间、成本和成功率优势,能够大幅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