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现象级科技创新突破一浪接一浪,成为火热节日氛围中脍炙人口的话题。
人工智能“很卷”。“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R1,引发一场“地震”。屡屡出圈的DeepSeek,为金蛇狂舞的新春增添科技锐气。
机器人“很忙”。同样是“六小龙”的宇树科技携旗下人形机器人H1亮相春晚舞台。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四足机器人“黑豹2.0”紧接着在杭州亮相,研发单位之一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介绍,它奔跑的速度可达每秒10米。机器人正在以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功能走进日常,“未来已来”的脚步声更近更响了。
“文旅+科技”很丰富。在杭州西湖风景区,数字人导游“杭小忆”几秒钟内就能奉上一份详尽的行程攻略;在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2025架无人机“变换舞步”,为游客献上新年祝福;在泰安泰山景区,登山助力机器人能让游客轻松登顶,一览众山小……
春节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科技创新的前沿感、时尚感交织,这股席卷全球的科创浪潮彰显蛇年新春与众不同的气质。
修炼自我,中国的科技蕴含着无限潜能。无论是“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还是“从1到10”“从10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源源不断的动能来自无数创新者奋楫扬帆。
眺望世界,中国的科技触角正在全面开花。科技创新如同动力澎湃的发动机,牵引中国越过激流险滩,驶出一道难得的鲜亮轨迹。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领域等取得重要进展……一个个重要突破,见证中国科技从“跟”到“并”最终目的到“超”的筚路蓝缕之程。它不仅奏响我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强音,同样是走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不竭能源。
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出台实施方案及系列配套政策,明确创新浙江建设“三步走”目标,提出要抓好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
浙江破解新的“成长的烦恼”,根本出路在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战略性、全局性的要求。放眼全国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浙江科技创新尤其需要头脑清醒、脚步踏实。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技术迭代升级之快超乎想象:哪怕奋力疾跑,也只够停在原地;若要突破现状,需以数倍于现在的速度前行。新的一年,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奋力进取,在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