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轮激烈的筛选和评估,苹果似乎终于确定了其国行AI(Apple Intelligence)的合作伙伴。钛媒体2月11日独家报道,苹果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已达成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AI功能。目前,双方联合开发的AI功能已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一旦获批,将有望为苹果在华销量带来新的增长点。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苹果为扭转其在华销量持续下滑而精心策划的软件升级战略。苹果公司早前曾表示,将于今年4月面向中国以外的用户推出简体中文版Apple Intelligence,但在中国市场的推出需获得相关批准。而3月25日,苹果将公布国行AI开发者教程,为开发者们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支持。
对于这一消息,苹果和阿里方面均未置评,但市场的反应却十分热烈。受此消息影响,阿里美股一度大涨近2%,截至发稿时仍保持在1.1%左右的涨幅。苹果股价也涨近1%,显示出投资者对双方合作的乐观态度。2025年初至今,受DeepSeek、苹果AI等多个利好消息的影响,阿里巴巴股价累计涨幅已达到32.54%,远超市场预期。
回顾过去,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可谓步步为营。2023年,苹果开始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推出iPhone等设备上的多语言AI功能,并将其命名为Apple Intelligence。这一功能使用了苹果自己的AI模型和OpenAI的ChatGPT来处理用户请求,涵盖了改进iPhone照片搜索、通知和文本重写等多项实用功能。
然而,在中国市场,苹果的AI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去年,苹果曾与百度尝试合作,希望百度能为Apple Intelligence开发模型应用。但遗憾的是,合作进展并未达到苹果的标准,因此双方的合作遇到了障碍。此后,苹果开始积极寻找其他合作伙伴,评估了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以及DeepSeek等多家公司开发的模型。
在经过深入的评估和比较后,苹果最终选择了阿里巴巴作为其在华AI功能的合作伙伴。据报道,苹果放弃了DeepSeek的模型,主要原因是DeepSeek团队在支持苹果这样大客户所需的人力和经验方面存在不足。而阿里巴巴则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经验,成功赢得了苹果的青睐。
近年来,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华为、vivo等国产品牌的强势竞争。根据最新财报显示,2024财年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跌7.7%,其中第四季度跌幅更是达到了11%。苹果公司CEO库克(Tim Cook)在财报会议上坦承,iPhone缺乏AI功能是导致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根据Counterpoint的手机销量月度报告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位居国内市场份额榜首,其后是小米、苹果、vivo和荣耀。华为销量同比上涨15.5%,小米同比增长3.9%,而苹果则下滑了18.2%。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苹果急需通过引入AI功能来提升其产品的竞争力。
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布局可谓未雨绸缪。早在2023年,阿里就推出了通义千问Qwen大语言模型技术,以及通义App产品。作为提供全国80%科技企业和超过一半AI大模型公司的AI和云计算服务商,阿里云不仅提供通义大模型,还持续建立安全架构,为开发者们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
过去一年里,阿里“通义千问”API调用价格一年间下降了97%,而中国一汽、联想、微博等30多万家企业已经接入通义大模型。在开源层面,Hugging Face社区上,全球开发者基于阿里自研“通义”开源模型二次开发的衍生模型已经突破8万个,仅次于美国Meta的Llama系列。而阿里AI模型社区“魔搭”(ModelScope)则提供了超15000个优质AI模型,汇聚了600万AI开发者,累计下载量超过1亿次。
阿里通义千问的发展历程可谓硕果累累。从2022年9月通义大模型系列的正式发布,到2023年4月“通义千问”开始邀请测试,再到2023年10月通义千问2.0的升级发布,阿里云在AI领域的创新从未停止。而此次与苹果的合作,更是将阿里的AI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月11日,苹果的“宿敌”三星发布了最新款手机Galaxy S25,并与中国大模型独角兽公司智谱AI展开了合作,将Agent体验带到三星最新手机Galaxy S25系列上。现在,Galaxy S25系列已经支持基于AI的实时语音和视频通话、视觉理解和系统功能调用、AI搜索、文案写作等多项功能。智谱旗下C端产品智谱清言及清言智能体平台也登陆了Galaxy S25系列,为三星手机增添了更多的智能元素。
然而,对于苹果来说,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无疑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战略选择。通过引入阿里的AI技术,苹果有望在中国市场实现反击,重新夺回市场份额。而阿里巴巴也将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AI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苹果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不断深入,国行iPhone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AI大升级。而这场AI之战的火花,也将点燃整个科技行业的热情与期待。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