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的“当红公司”宇树科技,开年纳才!记者自宇树科技获悉,该公司目前已开放多个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岗位。其中,生成式AI算法工程师、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对应月薪为4万元至7万元。
人形机器人的“当红公司”宇树科技,开年纳才!
记者自宇树科技获悉,该公司目前已开放多个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岗位。其中,生成式AI算法工程师、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对应月薪为4万元至7万元。
此前,DeepSeek也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一系列职位,高薪聘请人工智能人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行业快速发展背后,我国人工智能人才供需比已扩大至1∶8,人才整体紧缺也颇受关注。
最高月薪7万元
宇树科技招聘人才
近日,宇树科技拟进行招聘的消息一度刷屏。记者自宇树科技获悉,该公司目前已开放多个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岗位,具体岗位包括机械结构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嵌入式硬件工程师、生成式AI算法工程师、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机器人感知算法工程师(多传感器融合)等。其中,生成式AI算法工程师、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对应月薪为4万元至7万元。
宇树科技是一家世界知名的民用机器人公司,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全球首家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并最早实现行业落地的公司,全球销量历年领先。此前,在蛇年春晚,宇树科技凭借扭秧歌、转手绢的人形机器人火爆出圈。
在业内看来,宇树科技在技术上拥有极强的全栈自研能力,技术方案创新能力突出。据记者了解,宇树科技已全自研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高性能感知及运动控制算法,并整合机器人全产业链,在足式机器人领域达到全球技术领先。目前,宇树科技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80余项,授权专利150余项。
在宇树科技此次挂出的岗位中,候选人的“动手能力”颇受重视。例如,机械结构工程师一职的岗位要求中明确,“有减速器设计经验或零部件开模经验的优先,有参加机械相关竞赛经历的优先。”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一职的岗位要求明确,“参与过量产产品的开发和维护动手能力强、自驱能力强;有电子、机械、机器人等竞赛经验的优先,动手能力强的优先。”
值得一提的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2009年读大一时,就完成了他的第一个机器人项目——双足人形机器人。2013年至2015年硕士研究生阶段,他从底层电机驱动板、整机机械结构到整机运动控制算法等,全新开发了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纯电驱动的四足机器人X Dog。2016年毕业后,王兴兴创立宇树科技,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行业人才整体紧缺
此前,DeepSeek也发布招聘信息,其招聘职位年薪保底约50万元,部分职位年薪可达百万元级别。其高薪招聘人才的信息引发市场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关注。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然而,产业发展背后,人才缺口也受到关注。智联招聘《2024人工智能人才趋势报告》显示,我国AI人才供需比已扩大至1∶8,算法工程师岗位平均招聘周期长达43天。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大模型领域的尖端人才供应不足,缺少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懂AI、懂产业”的人才不足,缺少能将业务问题“翻译”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人才。
根据《2024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趋势报告》,年轻化和高学历成为上海市人工智能人才主要标签;产业调薪率稳中有升;行业人才整体紧缺,人才需求聚焦于具备一定从业经验的高学历人才,紧缺岗位关注技术研发领域,复合型人才同样炙手可热。
面对人才供需难题,各界协同开展各项合作。
202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了由15所高校、2家科研机构、3家企业和2家出版社组成的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建设委员会,确定了首批15门主干核心课程、10门拓展课程和2门综合实验课程,旨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流核心课程、一流教材体系、一流重点实践项目、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
不少高校推进人工智能学院建设。2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与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揭牌。据不完全统计,至2024年底,至少已有60所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