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在近两年大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训练与运行,都需要高性能的芯片提供庞大的算力支持,目前的厂商主要是采购英伟达的A100、H100等,虽然性能出色,但价格高昂,加之庞大的需求,芯片也就成为了一项巨大的支出,这也促使部分厂商自研芯片,降低成本,并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亚马逊自研的AWS Trainium和interentia芯片,就已开始应用。
而从外媒最新的报道来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走在行业前列的OpenAI,也在自研芯片。
外媒是援引知情人士的透露,报道OpenAI在自研芯片的,并提到他们首款芯片的设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完成,随后交由台积电流片,采用3nm制程工艺。
流片是芯片研发的最后一环,也是大批量生产前的关键一环,将检验设计的成功与否及能否量产,可能花费数千万美元,时间最长可能需要6个月。如果流片顺利,设计的芯片随后就可大量生产,失败就意味着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并再次进行流片。
对于OpenAI的首款自研芯片,外媒在报道中称如果流片顺利,预计台积电在明年就将开始量产。
外媒在报道中还提到,OpenAI自研的芯片,初期在AI模型的运行中将扮演有限的角色,但同样也具备用于训练AI模型的能力,未来可能用于大模型的训练,如果进展顺利,他们的工程师也计划研发性能更强的芯片。
由于OpenAI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重要厂商,也是英伟达AI芯片的重要客户,如果他们在自研芯片上取得进展,就将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英伟达的业绩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海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