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上最“自由”的手机系统动效,是致敬还是反讽
创始人
2025-02-09 01:41:08
0

如果大家平时经常有关注手机评测、体验相关的内容,可能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测试者会反复打开、关闭一些APP,或是在屏幕上拖动图标,着重展示这一过程中手机操作系统里诸如窗口缩放、图标抖动、壁纸渐变等“动画效果(下文将简称为动效)”。

在部分朋友看来,这种对于手机操作系统“动效”的考察,的确有助于直观地呈现厂商在“系统优化”,以及系统美感设计上的水平差异。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对于此种“评测”嗤之以鼻,认为流畅、华丽的动效固然好看,但“动效优化得好”并不能代表系统的底层技术就一定先进。

况且如果大家都过于在意动效,那么反而可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可能促使厂商将过多的计算资源分配到系统动效上,反而不利于能效比以及第三方APP的性能释放。

不管是系统动效的爱好者、还是那些不在意的用户,大家可能都想不到面对这样一个用户需求的“冲突”,真的会有厂商给出史上最极端、可能也是最具讽刺性的回应。

就在不久前,三星方面正式发布了新款年度旗舰Galaxy S25系列,随着新机的正式上市,三星自家应用商店里也更新了一大批适配新机的“官方App”,其中就包含了许多用户都不会陌生的“Good Lock”。

所谓“Good Lock”,是三星为自家手机推出,专门用来让用户自行修改系统各个界面、外观风格的“系统魔改工具”。在过去的版本里,它允许用户自行创建壁纸、修改图标、自定义系统通知栏、自行设计锁屏、自定义系统音频参数,甚至是细致地调整屏幕边缘手势的触发位置等等。

但以上种种与三星在最新版里搞出来的“骚操作”相比,都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三星做了些什么?简单来说,在最新版的Good Lock里,他们放开了全部的系统动效参数调节功能。一方面允许用户在从慢到快、从“充满情感”到“傻快傻快”的多档不同动效速度和风格里进行选择。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觉得怎么调都不满意,那么Good Lock现在甚至完全允许用户从0开始,设计自己的“系统动效”。你可以像真正的系统开发者那样,以像素为单位自定义图标震动的动画区域大小、调整图标点击时的形变程度,自定义每一个动画的持续时间,甚至是微调系统动效里、背景壁纸的模糊程度,以及壁纸从模糊到清晰整个过程中的动画行为曲线。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觉得眼花缭乱了?没错,哪怕是身为三星老用户的我们也着实觉得,这次他们对于系统动效的“自定义”开放程度未免有点过高,甚至可以说是高到了没有必要的程度。

可问题在于,三星为什么要这么搞呢?站在三星手机老用户以及行业观察者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不外乎两种可能。

其一,就是三星确实意识到了如今部分用户对于系统“动效流畅度”或“动效华丽程度”的极度重视,但他们同时也看到,还有一部分用户不喜欢这种对于系统动效的推崇,就想要极致简单的“傻快”体验。为了同时满足这两种极端的用户需求,三星选择将全部的自定义权利交到用户手中,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修改系统动效。

但另一种可能,就是三星其实不太愿意参与到如今手机行业对于系统动效的盲目追逐中,所以他们表面上选择将全部的自定义权限交给用户,但实际上也相当于对行业的这个现象进行了一种别样的“抗议”。既然怎么设计都会有人觉得不好,那不如都给大家去自己折腾,就看这下还有没有人会有意见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多项产品升级!百度智能云最新发... “智能经济时代,一定要有新的基础设施来支撑,这就是智能优先的AI云。”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
【数智化CIO展】齐心集团董事... 于斌平 本文由齐心集团董事兼CTO于斌平投递并参与由数智猿×数据猿×上海大数据联盟共同推出的《202...
2025京东政企业务城市峰会走... 8月28日,2025京东政企业务城市峰会・上海站顺利举办。本次峰会以“降本提质:员工福利满意度与效率...
AI相关重磅文件发布,六大行动... 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作者付一夫为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据中国政府网8月26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了...
陕西一女子因酒店自助早餐不让打... 近日,陕西某酒店自助早餐时段,一名女子因被工作人员劝阻将食物打包外带,竟当着自己年幼女儿的面,将20...
中央重磅部署“人工智能+” 为...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新闻联播、21世纪经济报道等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
创立5年业绩狂飙,CXO明星公...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张珏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在创新药的下一...
元年科技深陷财务危机:费控软件... 野蛮人先倒下了 *本文为评论员投稿,不代表环球旅讯立场 最近几天,听说了费控行业龙头企业元年科技“破...
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成功观测 记者28日从清华大学获悉,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成功观测到新型“热”拓扑边缘态,为保护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