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近期中国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起了各方关注。这家公司推出的R1模型以其低成本与高性能吸引了不少眼球,震撼了硅谷及华尔街。然而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艾塞默鲁(Daron Acemoglu)指出,虽然DeepSeek的创新令人印象深刻,但现阶段这款AI技术更多像是“满足客户好奇心的玩具”,对企业层面的影响尚不明显。
艾塞默鲁在接受访问时表示,抢着下载R1的人就跟付费使用ChatGPT的人一样,多半只是“把它当成玩具来探索”。他指虽然DeepSeek-R1模型在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方面做出了成就,这款技术似乎并无明确的发展路径,无法预见其能如何大规模改变企业运行或产业结构。他指出,许多企业和投资人对DeepSeek表示期待,但目前尚未看到其能够在商业界带来革命性影响的迹象。
自从ChatGPT引起关注以来,艾塞默鲁便开始关注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他认为,虽然AI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但根据目前的技术趋势,他对AI在未来十年内取代工作岗位的预测较为悲观。艾塞默鲁评估,AI在这段时间内将仅替代约5%的工作,并未达到科技界与华尔街所预期的生产力爆炸性增长。
DeepSeek的成功,无疑在某程度上挑战了现有AI开发模式。传统上,像微软(Microsoft)与Meta等科技巨头认为,要发展最先进的AI模型,必须投入巨额资金购置高效的运算设备。然而DeepSeek的出现,揭示可能存在更高效且低成本的开发路径而震动市场。2024年1月27日,受此影响,美国科技股大幅下跌,尤其是Nvidia市值单日蒸发58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科技巨头并未因此改变其长期发展AI的策略,并继续在这一领域进行巨额投资。艾塞默鲁认为,这些公司已经在AI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但DeepSeek的成功暴露出他们对AI发展的盲点。这些企业过于专注于传统的大型计算资源,忽视了可能存在的更灵活、更高效的技术路径。
艾塞默鲁进一步指出,这一现象揭示了美国AI行业的集体偏见,这些企业和投资人似乎没有真正考虑到DeepSeek所开辟的这一新型路径。这也让人不禁质疑,硅谷是否过于迷信传统的发展模式,而忽视了创新科技的可能性。
数据源: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