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2月6日电伴随着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AI基础设施产业也实现了持续增长,AI服务器作为其中的代表领域之一,市场需求量呈现大幅度增长。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AI大模型在自动驾驶、AIoT和边缘计算等领域得到大范围应用,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AI服务器作为算力承载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出货量的增长与算力需求的提升密切相关。根据TrendForce预测,2023年AI服务器(包含搭载GPU、FPGA、ASIC等)出货量近120万台,同比+38.4%,占整体服务器出货量近9%,预计该占比将于2026年提升至15%,2022-2026年CAGR将达29%。
算力计算效率需求大幅提升,高性能导致功耗上升。AI技术能耗远高于传统互联网服务,单次ChatGPT查询所需电力为谷歌搜索的10倍,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随着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迅猛发展,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在能耗方面,AI服务器的功率较普通服务器高出6-8倍,电源需求也将同步提升6-8倍。相比于传统的普通服务器,AI服务器的功率高出将近6-8倍,电源的需求也将同步提升6-8倍。通用型服务器通常只需要2颗800W服务器电源,而AI服务器的电源需求为4颗1800W高功率电源,服务器能耗成本从3100元直接飙升到12400元,约为3倍。
为确保稳定运行并实现高效能状态,服务器电源采用冗余配置从而导致电源需求进一步增长。以NVL72为例,其电源需求约为198kW,但实际机架功耗约为120kW。在50%-60%负载区间内,电源效率达到最高水平,服务器电源的冗余配置在保障了整体供电的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了电源的效率表现。
台资企业占据服务器电源主导,国内企业加速追赶。目前台资企业占据了全球电源显著的市场份额,约为75%-80%。台达电子市占率约为69%;光宝科技市占率约为15%-20%。中国大陆企业中,仅有麦格米特和欧陆通跻身榜单。中国大陆的电源厂商凭借在成本控制和服务能力方面的优势,正逐渐在全球电源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政策背景驱动国产芯片替代化加速,该背景下推进国内电源企业从中受益。美国限芯背景下,加速芯片国产替代化,目前国内芯片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芯片性能上的差距将会导致实际应用场景中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电量需求更高是其中之一。与此同时,国内集优化技术相较海外仍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在相同算力前提下,对于电源需求方面弹性更大。在此背景下,国内相关电源企业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