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年新春第一会聚焦科技创新
近年来,武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努力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武汉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努力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当前,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势见效,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更加坚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全社会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动员令”,足以见武汉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新春第一会”强了信心增了干劲,将坚定不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是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的重要“筹码”。
科教人才优势是武汉创新发展的最大优势,武汉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喊话与会的院士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持续开辟新领域、布局新赛道,持续加大在汉科研投入,深度参与武汉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科技创新怎么干?制定6方面22项重点任务
极目新闻记者获悉,《实施方案》明确了6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深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改革、深化政府采购激励创新机制改革等措施。
在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方面,明确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等任务。根据目标,到2027年,武汉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50件。
《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提出持续加大科技企业培育、着力推动研发产业化、打造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矩阵、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措施。根据目标,到2027年,要组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15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2%,培育1家营收过千亿元、2家过500亿元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形成1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武汉市提出,将拓宽科技成果来源渠道、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质量、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任务。到2027年,市级概念验证中心达30家、中试平台达200家,全市技术经理人突破5000人,建成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80家。
《实施方案》还提出引领带动省域创新、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建设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等举措,到2027年,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企业创新中心等各类科技合作平台载体50家。
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实施方案》明确强化创新人才引育、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促进科创载体提质增效、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等任务。到2027年,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科技创新母子基金群规模达300亿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0.5%。
同时,将重点任务细化为96项具体事项,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工作落细落实落地。
武汉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中排名稳步上升
从传统工业重镇迈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武汉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走出一条高含“新”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在湖北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2年2月9日,武汉市创新发展座谈会提出,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核心位置,系统推进、协同发力,切实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加快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同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之后,全国布局建设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迅速大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成势见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争相崛起,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携手共进,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武汉加大力度搭建科创平台、制定激励政策、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让科技创新从“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不同创新主体跨领域协同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深度融合,武汉在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梯队中的位置不断上升,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逐渐成势见效。
2023年1月29日,武汉举行科技创新大会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会上发布《2023年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聚焦“科创中心建设成势见效”“科技创新工程深入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生态加快优化”四大目标,围绕“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等九个方面列出22条具体任务。
2024年2月20日举行的武汉“新春第一会”——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大会明确提出扎实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去年,武汉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市经济总量突破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城市能级跨越提升,武汉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其中,科技创新是武汉城市能级跃升的关键要素。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中,武汉持续保持上升,位列全球第13,比2021年上升12位,在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集群中位列第5位;《自然》杂志发布的《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中,武汉排名全国第5,首次位列全球前9;武汉每万家企业中高企数量达171家,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向9000亿元目标迈进,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