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消息,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称,英伟达超级AI芯片GB200出货持续稳步推进,鸿海旗下中国台湾、越南等地厂区农历新年期间大动员,总计投入超过5,000人全力赶工,达成英伟达为GB200设定的截至2025年1月底的会计年度所设定的交付目标。这也呼应英伟达CEO黄仁勋之前所说的“鸿海Blackwell(服务器)已顺利量产,取得巨大成功”。
报道称,鸿海春节期间全力冲刺GB200 AI服务器交货,透露美系云端服务(CSP)供应商等客户对AI数据中心需求持续强劲,即便中国人工智能厂商DeepSeek横空出世,使用更少的算力训练出了比肩OpenAI o1的推理大模型,引发了市场对于未来英伟达AI芯片需求下滑的担忧。
面对市场质疑,美系CSP厂商短期内并未削减AI基础设施的支出。微软与Meta于1月29日召开财报会议时,不约而同强调,在AI领域投入巨额支出有其必要,2025年资本支出丝毫未因AI“黑马”DeepSeek而受影响。
Meta CEO扎克伯格重申,2025年将投入600亿美元至650亿美元资本支出,用于AI开发,他认为随着时间过去,在资本支出和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资,将成为战略优势。
微软也重申2025年资本支出将持续增加,预计投资800亿美元建立AI数据中心。微软CEO纳德拉表示,随着AI变得更有效率、更易于取得,需求将急遽成长,微软将持续在全球扩展运算资源,并在训练与推理资源分配间,取得适当平衡。
美系CSP资本支出持续扩增,除为采购GPU用于模型优化所需,预期部分也将用于为AI数据中心提供稳定的电力系统支持。
随着AI应用成本下降,业界预期,未来AI服务除大语言模型外,将加速普及至各产业领域的效率提升相关应用,激发新一波AI需求成长动能,进一步带动整体市场对AI云端服务与GPU需求总量升温。
编辑:芯智讯-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