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1 月 31 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南开大学携手香港城市大学,成功研制出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创新成果,为未来 6G通信、智能驾驶、精准感知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芯片实现了厘米级高分辨率测距、测速和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能够高效实现毫米波 V 频段雷达信号的生成(中心频率为 45 GHz,带宽为 10 GHz)以及目标回波的去斜,成功突破了先进制程中高速数模 / 模数转换器对雷达性能的限制。
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测试实验,全面探究此集成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的测距、测速和成像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此集成光子毫米波雷达在测距、测速及成像功能的分辨率均超越厘米级,距离分辨率达 1.5 cm,速度探测分辨率达 0.067 m/s,逆合成孔径雷达二维成像分辨率达 1.5 cm × 1.06 cm,与传统毫米波雷达系统和其他片上雷达芯片相比,在分辨率、灵活性和适用性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能够精准捕捉目标的细微特征,如位置、速度以及形状与姿态,为高精度目标探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应用
激光雷达由激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和信息处理系统组成,具有高分辨率、快速响应和强抗干扰性等优点,可帮助车辆实时定位并提升自动驾驶感知层准确性。然而,激光雷达易受恶劣天气影响,且由于技术尚未成熟,一般只在高端机型上装配。
激光雷达应用于汽车感知时,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激光雷达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十分广泛。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下,随着激光雷达的性能越来越强,成本不断降低,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运用将更加广泛。
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几年,激光雷达行业将呈现一个技术和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激光雷达有三个主要发展方向:固态化、激光雷达与摄像头底层融合、智能化,具体分析如下。
麦肯锡《自动驾驶传感器趋势分析报告》指出,激光雷达的“成本-性能"平衡是竞争关键,固态技术、芯片化(ASIC) 和规模化生产是降本核心路径。
到2028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63亿美元,中国厂商(如禾赛、速腾)将占据 40%以上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