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慧交通新基建 科技赋能畅行无阻
创始人
2024-04-30 10:42:15
0

原标题:推进智慧交通新基建 科技赋能畅行无阻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实习记者 安子修)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自动驾驶和智能建造方向)。“鄂尔多斯市公路货运与城市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等32个项目入选该批次试点项目。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交通领域的智慧升级正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

5G助力智慧交通发展加速度

打造先进的智慧交通体系,离不开通信技术的助力。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在5G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新载具正步入人们的眼帘,而传统的交通基础设施也都在悄然进行着升级。

在北京,我国示范性“智慧公路”——京雄高速(北京段)依托5G技术搭建智慧高速监控中心,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数字地图等底座,为所有车主提供车路通信、高精度导航和事故预警、实时气象等服务。在这条路段,5G技术强大的数据承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其低时延优势亦能更好满足高速路段数据快速响应的需求,让信息发布更加及时准确。此外。该路段通过感知、计算、通信、信息发布等一体化融合技术,真正实现了“人-车-路-云端”的信息交互。

在贵州,“5G+智慧交通干线桥梁(隧道)安全监控应用场景”取得实效。该项目依托安全监控网及贵州省公路局大数据服务中心,目前在G321西溪特大桥桥尾加装智能摄像头,对交通运行异常和灾害天气进行预警。同时其通过智能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危险品泄漏等情况,切实提升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隐患监测水平,有效保障了相应路段的交通安全。

在内蒙古,5G技术正全方位支撑康巴什区无人巴士项目。为建设鄂尔多斯智能网联交通示范区,该自动驾驶接驳巴士项目采用5G及大数据AI等技术,结合了智慧站台、智慧场站等配套智能管控系统,能够处理各种复杂路况。该车辆操作流程极简,只需按下启动键就将进入自动行驶状态,无论是在起步、刹车阶段,还是变道、避让等情况下都有着极高的稳定性,是鄂尔多斯当地构建智能交通网络的典型案例。

智能建造加快智慧交通应用场景落地

搭建智慧交通应用场景,绝不仅仅是只需要依靠载具的迭代。实际上,只有建立起完备的智能建造手段,才能更好地辅助产业升级,形成全天候、多维度的智慧交通网。

首先,智能建造相比较人工制造而言,为智慧交通领域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智能建造运用大数据建模等手段加强算力,进行软硬件的研发,有助于提升基础设施的精确度及整体工程质量。具体来说,如目前正在进行的浙江省义龙庆高速公路隧道智能建造先导项目,在围岩智能分级方面就结合了图像识别、随钻信息与物探信息,精准解决隧道围岩判别的难题,实现了隧道掌子面围岩快速判识,判识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围岩分级准确率超85%。

其次,智能建造能够使用人工智能AI等技术辅助决策,通过优化设计和降低能耗,可大幅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浪费和材料损耗、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也有助于实现智慧交通的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等目标。例如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在进行常泰长江大桥的建设工作时,就构建了以“装配化设计、自动化下料、工厂化制作、快速化安装、智能化控制”为理念的工业化智能建造成套技术,在提升工程速度的同时,亦控制了整体投入成本。

最后,智能建造产品相比传统人工设施,有着快速响应、自主告警、灵活处置等优势,能够极大程度分担路政、交警等系统工作压力。例如目前基于OpenHarmony打造的智慧隧道就已经在江西省的老营盘隧道和梅岭隧道成功商用。该隧道以鸿蒙系统为底座研发,大幅提升了针对日常事件的处置、运维速度,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同时,也加速了交通业务的处理效率。

多企业共筑智慧交通网

面对蓬勃发展的交通业,国内科技公司也正在纷纷进场,推出其自主研发的智慧交通平台系统,共建智慧交通网。实际上,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政策引导、市场需求等要素同样,对智慧交通领域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一方面,科技型企业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为前端产品提供先进技术的支持。此外,这类企业具备高度的市场嗅觉和应用能力。能针对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作出相应判断,更好地把握智慧交通领域需求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它们也拥有各自专业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实验室,能够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为我国智慧交通产业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例如,百度智能云推出了智慧交通大模型及公路智能感知系统。在大模型的赋能下,AI能够解决人力难以应对的场景问题。以公路遗撒物为例,目前百度大模型可以检测最小至20×20cm的不规则遗撒物,其准确率高达70%,有力保障路况安全。除此之外,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内容,百度还相继推出了交管智能问数、公众智能问答、报告自动生成、道路隐患AI巡检、交警数字人、交管知识中心等AI衍生应用,为客户提供交通管理领域的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

而阿里云则推出了高德地图高速公路“一张图”系统,将基础数据和业务使用场景绑定,让数据“活”起来。具体来说,在高速公路病害治理方面,其可将病害信息精确定位至具体路段和车道,并实时更新在地图上进行共享,为疏导故障路段车流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外,作为科技型企业“老牌劲旅”,华为在交通领域也持续发力。近日,第二十六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在安徽合肥召开。在此期间,华为展示了大交通大物流数智底座建设思路及相关技术。该项目充分体现了华为在智慧交通领域的探索实践,以及数智赋能公路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何是郑州? 大志影视基地微短剧拍摄现场 本报记者 李居正 文/图...
光迅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光迅科技(00228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机器人相关ETF表现亮眼 资金... 本报记者 昌校宇 9月17日,机器人板块领涨A股市场。与此同时,在产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加速的双重...
安徽宁国:蹚出县域高质量发展新... 近年来,宁国市主动顺应产业变革趋势,锚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大...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网络传播杂志)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
Figure获10亿美元押注,...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当地时间9月16日,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宣布,已在C轮融资中筹集“...
北京地铁6号线、17号线、18... 9月16日晚间,北京市发改委介绍了8月市重点工程的最新进展:中德产业园示范区配套绿化提升工程、北京第...
金卡智能涨1.26%,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9月17日,金卡智能涨1.26%,成交额1.25亿元,换手率2.63%,...
湖南15个巡视组进驻32个单位... 十二届湖南省委第九轮巡视完成进驻 目前,十二届湖南省委第九轮巡视15个巡视组完成对省教育厅(省委教育...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 9 月 17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