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有类似这样的剧情:穷书生进京赶考但没有盘缠,无奈只能将祖传的宝贝拿到典当行换银子,等到功成名就之后再来赎回;
有的穷苦人家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只能一件件典当家里的物什,甚至连铺盖和衣服也拿到典当行换钱……
其实典当行业在古代是一个很繁荣的连锁产业,但给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收取别人典当的金银宝物,与拍卖行合作高价卖出;
或者是典了卖家仅有的东西,暂时存放收取利息,其中破衣服也能作为典当货物,也是一种很独特的存在。
典当行业很早就有苗头了,但是在商业极度繁荣的宋朝才逐渐变得规范,拥有固定的交易模型。
大的典当行往往是连锁字号,里面有掌柜、伙计,还会聘请一些专业打手。因为典当行为了尽可能大攫取利润,会在典当交易的时候往低压价格,把客人要典当的东西贬的一无是处,等到客人来赎回的时候,则又开出高价,美其名曰保存费、利息。
客人一进一出经受的落差,往往很难心理平衡,一旦和掌柜起冲突,打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譬如,典当的衣服无论什么样,都会被掌柜叫成“油旧破补衣服一件”、金表叫成“缺针断秒,破面铜表一块”。
但凡是去典当的人,大概率都是生活遇到困难,需要金钱来周转的,并不意味着他不喜欢或者不爱惜自己所典当的东西,当他十分痛心地将宝贝带过来典当了,还要承受自己的宝贝被无尽贬低的痛苦。
如果他前脚跟掌柜完成了交易离开柜台,后脚一旦走出典当行的门槛,再转身回来说要反悔、不典了,这时候,他能拿到的物品也一定不会是原价,因为典当行的规矩就是:在柜台钱讫两清,一旦离开就是另外的价钱了。
这样霸道的规矩,让典当行被人讨厌着,但是又不能离开它。
毕竟除了真正富有的人家,普通百姓但凡遇到点事,无论天灾还是人祸,总会有困难的时候,而典当行就为他们熬过困难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因此,典当行的行情一直都不差,当它的规矩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转的时候,就会钱生钱,一个小小商铺变成全国连锁,像银行、商号一样,成为具备储蓄属性的金融机构。
对典当行来说,通过典当能收集到各种奇怪的东西。
有的人会典当家里珍藏的钟表、首饰,类似传家宝的东西。而有的人家里连传家宝都没有,只能有什么典当什么,也许是一口铁锅,也许是铁器工具,也许是家里的衣服,也许是一床破棉被。
典当行一般是无所不收,就像一个能容纳万物的百宝箱一样。
但是这个百宝箱却不是保值的,而是像给任何能够放进去的物品镀了一层金一样,是随时升值的。只要你决定把东西放进去,那么下次拿出来的时候,它一定要比你当初放进去的价格高上许多。
而典当行,以及典当行的掌柜伙计,就相当于这个百宝箱的看管者,一套固有的规则维持着百宝箱的自运行,但是需要人力来给物品的价值给出评估。
典当的客人相当于无缘无故被宰的卖手和买家,拿到的和给出的都是同一件东西,只是隔了一段日子,价格可能就翻了倍。
但现实就是这样,典当行靠着这一套规则持久运行下去,哪怕看起来是肆意妄为的甲方,还是有很多人买账。
有些人甚至有意和当行老板保持亲密关系,因为谁都说不准自己哪一天会不会摊上什么事儿,典当行掌柜往往见识多接触广,很容易就能搭把手帮个忙。
此外,如果和典当行老板混的熟了,在典当物品的时候,也许能讨个便宜。
一般的穷人家,如果只是为了勉强度日才去典当,那么必然会遭受剥削,有时候只能进行死当交易,也就是把东西卖了,不再赎回,这样的价钱可能更高一些。
而活当,则是给人以希望:别看现在穷困潦倒,迟早有一天,还是会登门赎回属于他的东西。
穷苦人家家徒四壁,过不下去的时候只能把仅有的东西拿去换钱,譬如棉衣、皮衣。
穷人可能一年到头也没几件衣服,而破皮衣破棉衣往往是支持一个家度过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冬天的棉具。
但走投无路的那一刻,也不得不把仅有的东西拿出来,典当了换钱。
典当行之所以还能看得上这些破衣服,也仅仅是因为它的织造过程及其复杂,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典当交易时可能收到的利息。
在手工业、制造业极度不发达的年代,一件棉衣、皮衣往往承载着很多心血,从养蚕纺织,到一针一线缝制,耗时耗力,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普通人家能够拥有一件御寒过冬的棉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纵使棉衣破烂不堪,其中的棉絮和完好的布料也可以二次加工继续使用。
因此,棉衣和皮衣是值钱的,典当行也愿意做成这笔交易。
可是就是这样,在他们过不下去的时候,还是要选择把唯一能够值点钱的典当了。
如果是死当,那就是卖了换钱,维持生计。如果选择活当,则需要在一定期限之内带着钱上门,把棉衣赎回来,过了期限就自动转为死当。
对仅有一件破棉衣的穷人,破棉衣已经是他所拥有的最好的最值钱的东西。而典当行愿意出手把棉衣收购,换一点点银子给顾客,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人文关怀。
典当行不差钱,他交易的对象除了物品之外,还有人性。就是这样一种机构,却恰恰符合封建时代贫穷苦难的大环境,在其中如鱼得水,良好运作。
从古至今,受苦受难的,是有穷人,和更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