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朱熹问学生:买东西为何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创始人
2024-05-20 05:47:32
0

原标题:野史:朱熹问学生:买东西为何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出门去超市商场购物,有一个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去买东西。“东西”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可指代商品。

但却很少有人去深究为何商品可以用东西二字指代,宋朝时期朱熹就曾经就这个问题询问过听课的学生,为什么不叫“买南北”,最后给出解答的是个十岁孩童,他给了怎样的答案呢?

受人景仰却做了教书匠

宋朝重文轻武,涌现出了一批文学大家,朱熹又是其中十分特殊的一位,他不只是一位单纯的文学家,更在思想文化上有着极深的造诣,深受学子们爱戴。

朱熹的学术理论,时至今日仍然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追随,他所著的书,更是成为了元明清科举考试的重要参考书籍。

在思想层面上有着极深思考的他,面对当时大宋上下弥漫的求仙问道之风颇为不赞同,百姓不靠自己双手,靠求仙拜佛来为自己求得财富和长生,在他看来是不正确的。

学有所成的他,想要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一现状。能够更改这些思想的最本质因素,便是教育。

为此,他成立了白鹿洞书院,向学子们传授学识,希望启发民智,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求仙问道,并不是长远之计。

书院有朱熹坐镇,名头自然很快就打了出去,全国各地渴望仕途的学子,都希望能够得到朱熹的指点,不远万里前来,希望能够得他教导。

有学生有老师,课堂很快便开设了,原本信心满满的朱熹很快发下,他想要改变这些人的思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些学子早已过了开蒙的年纪,经过长时间的读书,难免教条又固执,思想也基本已经成型,众口铄金,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改变这些学子的思想,无异于天方夜谭。

意识到这一点的朱熹立马醒悟过来,这教育还是得从娃娃抓起啊!

心智尚未彻底成型的孩童,加以引导,未来才会有改变的机会。所以他的书院也开始招收孩童,也向他们传授知识和思想。

孩童和学子之间有年龄差,从表面上来看,课堂乱糟糟的。大人小孩齐坐一堂,叽叽喳喳自是少不了,哪怕是大人坐的时间长了,也会有走神的情况,何况是孩童。

听讲不认真,精神不集中,自然学不进去。朱熹也不是个刻板的教书匠,只知道一味地灌输知识,他自然也清楚,寓教于乐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一日,书院门前走过了一位身姿窈窕,貌美如花的姑娘,挎着竹篮走过门口,那摇曳生姿的模样,十分惹人怜爱。

学子中少不了年轻力壮的青年,听课听得枯燥之时,见此美女从堂前经过,难免心猿意马,引得一片学子目光紧紧跟随。

朱熹在台前讲课,却也能时刻注意到台下学生们的情况,见他们多数人失神盯着门口,自然也会顺着视线看过去。

在见到那位女子之后,便了然于胸。课堂走神是该批评的,但朱熹也理解这些学子们学得太枯燥,走神是难免的。

观察了一会那位女子之后,他灵光一闪,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门前经过的这位女子,胳膊上挎着竹篮,是要做什么去呢?”

学生们听到这个问题都是一愣,朱熹问这么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呢?

貌美娇娘竟是学术问题

这个问题当然不是朱熹最想问的,他是为了引出下一个问题。台下有学生分析,“看她挎着竹篮往西去,应该是去买东西去了。”

朱熹明显是带着回答在提问,这个答案就是他想要的,他接着又问了学生们下一个问题,“哎,那为什么总是说去买东西,而不是去买南北呢?”

问完之后,朱熹便等着学生回答,台下的学生们面面相觑,这种脱口而出的话,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还有个因由,自然也不会去考虑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在座的学生有不少饱读诗书者,这个问题虽然问的切入点很奇怪,但还是有学生回答。

“买东西”这个说法应该是从前朝流传而来。大唐繁华,坊市兴旺,商业十分繁荣。各个坊市都有其不同的功能,东市和西市,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

大唐都城长安的地形,决定了南北两个方向,不适合大批量的人流聚集,整个长安城的布局也要考虑到风水问题,所以便将商市分在了东西两个方向。

这一说法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当然学子们想法各异,自然还有不同的猜测。也有学生认为,并不一定是指代东市和西市,而是指代两个古都,在东边的长安和在西边的洛阳。

这两地在漫漫长河之中常被作为一国之都,久而久之商业自然繁荣,商人大都在这两个城市之间辗转,贸易流通也会更加兴旺。

商人们常去这两个地方做生意,久而久之便借用了这东西两个方向,来指代买卖的物品。

这一说法同样很有门道,不少人听过后都有道理。朱熹是大家,学生能给出这两种答案,他并不会意外。

但他却有些失落,因为这两种答案,太过循规蹈矩,完全没有跳出他们已经成型的思想。随后学生们也不断提出各种说法,要么跟这两种差不多,要么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朱熹叹了口气,学生们察言观色,也知道了他们给出的答案并没有让朱熹满意,见他示意安静,便正襟危坐,想要听一听老师给出的答案。

此时的他们已经完全将刚刚那位美娇娘抛掷脑后,脑中不断思索有没有其他的说法。

就在这时候,一位十岁的孩童站了起来,说了自己的想法,让朱熹万分惊喜,他给了怎样的解读呢?

十岁孩童却能另辟蹊径

这位十岁的孩童学识没有大人渊博,自然不知道他们说的那些。他站起来后也完全没有引经据典,从历史的角度切入,而是选了一个旁人没有想到的角度。

他稚嫩地回答,“这‘金木水火土’,不就对应‘东西南北中’嘛,挎着竹篮去买商品,能装进篮子里的,都是属金、属木的,水火土都装不下,金和木,不就对应东西吗。”

孩童回答后,课堂在寂静之后,爆发了激烈的讨论,“对啊,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这个孩童能够想到这一点,说明他在跟随朱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被朱熹的思想深深影响。朱熹本就是一位将道家佛家思想融入进儒家思想中的大家。

对于自幼苦念儒学的学子们来说,让他们想到道家的阴阳五行一说,本就是不太可能的。

可如今这个孩童却想到了,这说明自己广纳学子,也收孩童做学生,是完全正确的,这让朱熹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想到这更是欣慰。

朱熹正好借着这个孩童,向学生们传授,“不要困在一种固定思想之中,要勇于跳出来,吸纳其他学说的理论,集各家之大成。”

那些年纪比孩童大,又饱读诗书的学子们,登时觉得自惭形秽,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孩子。

朱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安慰了他们,也肯定了他们之前给出的答案,并不是错的,也很有道理,只不过这个孩子想到了他们都没有想到的切入点,所以值得褒扬。

经过这件事之后,这些曾经思想被固化了的学子,也打开了跳出刻板的大门,他们意识到自己之前学的东西虽然不错,但他们却在苦读之中,少了那位孩童的灵性。

自此之后,他们也会更愿意去吸纳其他的思想,海纳百川,将来在思想层面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朱熹想要的结果,他创办学堂就是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从孩童的回答来看,他已经小有所成。

这堂枯燥无味的课,朱熹生动地引到了思想的开拓上。

他借着众学生走神的机会,借门口经过的女子,一步步引导学生考虑到哲学层面上来,不仅将走神的学生注意力拉了回来,引起学生们的讨论和思考,又在最后惊喜地点醒了在座学生广纳更多思想。

朱熹的理学,就是这么来的。从生活到学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加入自己的思考。生活中寻常不过的事务,就算是约定俗成,也该有个来源。

这种上下求索的探索精神,才是支持学术持续发展下去的最重要因素,而不是日复一日的苦读,在固化的结构之下磋磨自己的灵性。

朱熹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但却从未低看其他思想,相反融合贯通,各取所长,就是能够支持朱熹名传千古的关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赋溢出!16岁恩古莫哈季前5... 直播吧08月05日讯 昨晚利物浦完成了今夏最后的热身赛赛程,小将恩古莫哈在与毕巴的第一场比赛中,再次...
昔日戈壁荒滩,今日“绿色明珠”... 青藏铁路沿线的藏羚羊。 青海省格尔木市市景。 青海鲁能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50兆瓦塔式熔盐...
中餐智能化新纪元:京东“七鲜小... 近日,京东旗下的“七鲜小厨”在北京东四牌楼一经开业,便迅速引发了热潮。透明厨房里,三台机器人操控四口...
签约!成都未来科技城自动驾驶公... 今天, 成都首批L4级自动驾驶公交示范场景 签约仪式 在成都未来科技城福田公交站举行, 标志着成都首...
无光不AI:AI算力,向光而逐 在全球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AI智算中心超节点无疑是最火爆的话题。各家都在发布自己的超节点...
在单位里,如果你熬到一个人喝茶... 大家好,我是一阶;期待您的关注。↓↓↓ 读者故事/翟鹏: 昨晚,王局跟我打电话,说老林请客,让我来不...
原创 为... 在什刹海南岸,有一座清朝规模最大的王府——恭王府。这座王府之所以被称之为“恭王府”,是因为自咸丰元年...
海天智联取得多阀体固定用托盘专...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海天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多阀...
原创 5...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以5.9元一杯的低价策略冲...
晶亦精微取得抛光区清洗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晶亦精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