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封建王朝时代,皇帝无疑是权利最大的存在,即使他是一个傀儡皇帝,在表面上诸位大臣也要对皇帝恭敬有加,不然就会被治以对皇帝不敬之罪。
皇帝通常都会将自己的嫡长子立为下一任接班人,也就是太子,可以说成为太子就已经和皇帝的位置只差临门一脚了。
但是这一脚却不是这么好跨越过去的,在历史上也有着很多太子在皇权的争夺中殒落,在历史上有四位非常可惜的太子,如果他们能活着继承皇位,那么我国就会多几年太平生活,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一、扶苏
从时间最久远的秦朝说起,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中国也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始皇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因此他就立了嫡长子扶苏为太子。
扶苏是一个待人亲和的人,在民间他很受欢迎,而且秦始皇也对扶苏很看好,从出生开始,秦始皇就对他这个长子寄予重望,并且给他起了扶苏这个名字。
扶苏的意思就是树木繁荣的意思,这也说明了秦始皇想让扶苏接替自己的位置之后,让秦朝发展的更加繁荣昌盛。
但是在秦始皇后期,他开始施行暴政,让秦朝百姓民不聊生,就连自己最爱的儿子扶苏去劝诫他,也被他当做反抗自己,而将扶苏发配到了边境。
在秦始皇后期他更是痴迷于长生之术,之后也是活生生吃丹药将自己给吃死了,秦始皇死后本应由扶苏来继任皇位,但是由于之前他劝诫秦始皇,惹怒了他,因此不仅被发配到了边境,自己的太子之位也被废了。
扶苏没有成为皇帝,自然就由扶苏的弟弟胡亥继任的皇帝,胡亥可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比自己的父亲秦始皇还要残暴,这也导致了秦朝只传了两世就被推翻了。
扶苏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形象,如果不是秦始皇残暴无比,扶苏不忍心百姓受到这种压迫,才劝诫父亲得罪父亲后被发配,扶苏一旦上位,肯定会治理好秦朝。
秦朝也肯定不会只传了两世就被受不了残暴压迫的起义部队给灭朝了,扶苏没成为皇帝实属是一个遗憾。
二、刘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朝时期,汉朝除了开国皇帝刘邦很出名之外,剩下最出名的也就是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刘彻了。
刘彻七岁就被立为了皇太子,可以说已经提前预定了皇帝的位置,他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的成就无疑是非常大的,从刘彻上位开始,他就开始治理外族的侵扰问题。
在汉武帝时期,虽然已经算是国家平稳了,但是外族势力虎视眈眈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多少,反而北方的匈奴部落日益猖狂,频繁骚扰汉朝边境。
汉武帝当然不能容忍匈奴的骚扰,直接指派卫青还有霍去病担任统领,率领大军去讨伐匈奴,霍去病可是一位极其闻名的人物,他的当年的战绩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超过。
在霍去病的带领下,匈奴也只能俯首称臣了,并且汉武帝还尤其重视国家的发展,特别提出了推恩令来让汉朝增加更多的人才。
汉武帝还开通了丝绸之路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思想,更是创建了新的举贤制度,他的种种事迹都证明了他是一个好皇帝,不过这位千古一帝也做了不少错事,在这之中最错误的就是在当年误杀了当时的太子刘据。
太子刘据可是一个猛人,他是刘彻的嫡长子,刘据和刘彻一样,同样是在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刘据是刘彻二十九岁时诞下的孩子,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孩子,因此他对刘据十分疼爱。
在刘彻的教导下,他成为了一个温文儒雅的公子,其实刘彻想将他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性格,但是刘据却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成为他一样的性格,不过刘彻也没有废了刘据的太子之位,而是认定了他就是下一任皇帝。
但是由于刘据的性格温和、正义,导致他在朝廷上并不能得到那些奸臣的支持,并且还时常有人在刘彻的耳边说刘据的坏话,久而久之,刘彻和刘据的关系就冷淡了下来。
之后巫蛊之祸的到来让刘据更加处于艰难的位置,甚至刘据也死在了这场争乱之中,可以说刘据的死就是奸臣还有刘彻的不信任造成的,如果刘据继位的话,汉朝肯定会更加繁荣。
三、司马遹
司马衷相信了解历史的人都认识,他是典故“何不食肉糜”的主人公,也是晋朝时期有名的傀儡皇帝。
他的父亲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而司马衷的愚笨是从小就展现出来的,就连司马衷的老师都说他是愚钝不已,那么司马炎为什么还是要立司马衷为太子,让他继承皇位呢?
其实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司马衷的母亲是他的皇后武元皇后所生,他和皇后的感情很好,因此皇后给司马炎吹了忱边风,因此司马衷能成为太子和母亲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是司马衷有一个儿子叫司马遹,他从小就展现出来了聪慧的天赋,司马炎也相信在司马遹的带领下,晋朝能够发展的更加强大,因此为了司马遹之后能成为皇帝,所以司马炎才将司马衷立为太子。
也可以这么说,司马衷的存在就是为了司马遹以后能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工具人,但是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却不是一个好人,都说后宫不理政事,但是她却独揽的政事,司马衷这个皇帝一点权利都没有。
在贾南风的操作下,晋朝也开始走下坡路,司马衷被囚禁,司马遹也没有当上皇帝,晋朝就这么落败了下来。
毫不夸张的说,司马遹如果能继承皇位,起码比他老爹做的好,晋朝也能再繁荣几代。
四、朱标
最后一位太子我们应该也有所了解,他就是朱标,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在很早之前朱元璋就已经下定决心让他成为太子。
之后朱元璋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标自然也就成为了太子,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从小就受到了朱元璋的精心培养,因此他的才华很出众,当上皇帝之后肯定不会弱于他的父亲。
但是事与愿违,朱标在一次出宫回来的时候,在半路上就生病死了,要不然朱标成为皇帝的话,明朝也很肯定会再多昌盛几年。
结语
在历史上遗憾的太子其实还有很多,更多的太子都死在了皇权的争夺之中,所谓帝王无情就是这么来的。
皇帝,身为万民的最高统治者,必须要时刻为下面的百姓谋取好处,如果一直打压百姓,那么就会发生起义,历朝历代的末期都是打压百姓太厉害,最终被起义灭朝的,因此无论你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只要对百姓好,那么你就是一个好皇帝。
下一篇:糟糕的节奏是如何毁掉你的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