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创始人
2024-05-20 01:47:15
0

原标题: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

强迫我出钱

这是不可能的

我随他怎么养

但养老院的钱

我一分不出、一厘不给

是否赡养过母亲

姐弟四人各执一词

杨启兰是江苏省金湖县一个82岁的老人。自从十年前丈夫去世后,她大部分时间和她的小儿子董建银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朴实但安稳。

不料,三年前,杨启兰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病,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董建银担心母亲闹事,就将母亲带回乡下老家。在乡下,董建银必须时刻照看着母亲,防止她发生意外,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工作。为了赚钱养家,董建银决定将母亲送至金湖县的一家养老院。

然而,董建银仅支付了头一个月2400元的寄养费用,之后,杨启兰一直在养老院住着,但董建银再也没交过钱。

杨启兰有5个子女。据董建银说,是因为哥哥姐姐不来照顾母亲,导致他的负担过大,才不得已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况且,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哥哥姐姐也需要支付寄养费用。

董建银的话让他的3个姐姐既气愤又委屈。三姐董建华表示,母亲患病后,为了减轻小弟的负担,姐妹3人即使居住在不同的城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对方家里把母亲接来轮流照顾。

大姐董建平也解释道,小弟把母亲带回乡下后,是由于交通不便,三姐妹的身体也都不好,这才减少了看望照顾母亲的次数。

令三姐妹伤心的是,如今的杨启兰除了小儿子,谁都不认识,想要去照顾她的女儿也会遭到她的排斥。因此,董建银所说的不照顾母亲完全是子虚乌有。

对于寄养费一事,三姐妹认为,如果她们事先得知小弟有把母亲送到养老院的意愿,她们愿意出钱。可事实是小弟未和她们商量就将母亲送到了养老院,如今又要求她们支付费用,她们不同意。

是否承担寄养费

兄弟二人各持己见

除了3个姐姐,董建银的哥哥董建忠对小弟将母亲送到养老院的事也不知情。董建忠认为,他并非不愿意赡养母亲,而是本就不该支付母亲的寄养费,因为他和董建银之间曾对老人赡养问题进行过明确分工。

2014年,董家姐弟的父亲过世,家中还有年迈的祖母和母亲杨启兰。按照当地的风俗,出嫁的女儿不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所以,董建忠和董建银就两个老人的晚年生活安排签订了一个协议,即董建忠负责赡养祖母,董建银负责赡养母亲,老人的生养病老和丧葬费用全部由负责人承担。

董建忠回忆,当年自己为了服侍祖母,停掉了在上海的生意。祖母百岁时为其风光祝寿,祖母的葬礼他也认真筹办。整个过程中,董建忠没有要小弟一分钱。所以,董建忠认为,既然把母亲送去养老院的决定是小弟私自做的,母亲入住养老院的商业合同也是小弟签的,自己是不可能出钱的。

可董建银却觉得,自己也有按照协议要求承担母亲日常花销等费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子女没有照顾母亲的义务。所以,他主动交了自己那部分的寄养费,剩下的应该由哥哥姐姐来补齐。

子女赡养父母义务不容推却

姐弟五人补齐费用合法合情

就在董家姐弟为了寄养费之事僵持不下时,养老院的负责人也感到十分为难。一方面,他们不能把杨启兰撵出去,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意继续为董家姐弟之间的争执承担损失。

2023年2月,在杨启兰老人入住养老院8个月后,养老院将其和儿子董建银一起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支付拖欠的寄养费16800元,并要求杨启兰的其他四名子女对这笔钱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2023年3月,江苏省金湖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案件。承办法官认为,根据《民法典》以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本案中,虽然是小弟董建银和养老院签订的服务合同,但是其他几个子女对于寄养费仍然有支付义务。

因此,尽管当地风俗不要求出嫁的女儿赡养父母,以及董建忠和董建银签订了赡养协议,但姐妹三人和董建忠仍然需要履行赡养义务,支付母亲在养老院的寄养费用。

据此,一审判决被告杨启兰、董建银向原告支付寄养费16800元,被告董建忠等四人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判决生效后,由董建银出面,将此前拖欠的寄养费全部补齐。

普法时间

Q1:

本案中,董建忠等人认为,他们不是养老服务合同的相对人,所以他们不愿意支付寄养费,这个理由能成立吗?

A1: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按照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未签字的子女不是合同的当事人,所以不受合同的直接约束。但另一方面,按照我国《民法典》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所以,养老院提出的这一项权利主张,实际上类似于代位行使老人的赡养费请求权。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未签字的子女对于寄养费仍然有支付义务。

但由于未签字子女不是合同的当事人,所以对于支付寄养费的标准是要按照赡养费支付标准来考量的。如果有某一个赡养义务人擅自订立了价格特别高的养老服务合同,那么对于其他未签字的赡养义务人来说,他们可以主张过高费用的抗辩,按一般生活水平,来承担相应的寄养费给付义务。

Q2:

早在2014年,董家兄弟签了一个协议,一个赡养祖母,一个赡养母亲这个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呢?

A2:

多个赡养义务人之间其实是可以进行一个内部的约定,关于如何进行生活的照料、精神的慰藉,还有这样相关费用的分担。只要这样的协议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公序良俗,是可以签约并具有法律效力的。

但是客观来讲,他们的分摊协议对于本案当中寄养费到底如何分担的问题,其实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本案当中大儿子可能已经履行了赡养奶奶的义务,那么在分担母亲的寄养费的时候,这个情节是需要考虑的。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节目《寄养费之争》

记者 | 刘文臣 郭震宇

来源:CCTV今日说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是德科技推出全新KAI系列解决... · Keysight AI(KAI)系列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仿真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来验证A...
深度重温⑩|南方人物周刊聂阳欣... 追溯真实,重温深度!“深度重温”精选往期干货,再现往期经典。记者们匠心独运的见解、实用的行业洞见与操...
原创 杨... 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让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与唐玄宗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那么这...
无锡明恒取得用于锁止发电机轴的... 金融界2025年4月2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原创 欧... 欧冠联赛:巴黎圣日耳曼客场力克阿森纳,恩里克是如何做到的?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阿森纳现在的伤病和...
如何跨越财富阶层,获得尊重与爱... Hello大噶好,我是可可。 今天给大家热烈推荐一个我们文章的忠实读者,我的长期咨询用户,以及生活中...
万亿险资如何穿越牛熊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如今,保险机构对于权益资产的投资策...
打破认知偏差,正经人,是如何卖... 对于大多数的客户,“二手车水深”是一个共识。中国的二手车没有标准,黄牛遍地走。在选择购买一辆二手车之...
河南装备制造如何拓展新空间?这...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 文 朱哲 摄影】4月28日,2025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年会暨河南省先进...
如何远离职业病?“三维防线”不... 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场所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