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女子,在后宫中辗转多年,手握大权,与两代君主同行共事,她到底想要什么?她又为何最终命运悲苦?这就是上官婉儿,唐朝那位名震一时的妖娆女子。
上官婉儿,676年出生在名门望族,祖上三代为宰相,本该锦衣玉食,却因祖父罪被牵连,没落为奴婢。幸而聪慧过人,14岁便被武则天赏识,提拔入宫中。一入宫门,婉儿便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手腕与抱负。这女子,到底在追逐什么?
14岁入宫,崭露头角
681年,15岁的上官婉儿已是武则天左右的知己。她聪慧过人,五音六律,无一不精,还时常协助武则天策划朝政。一次,武则天召见众臣讨论边境事宜,上官婉儿侃侃而谈,一番见解让武则天大为赞赏。此后,武则天更加信任上官婉儿,重要政务多有婉儿出谋划策。
婉儿在朝堂上渐露头角,让许多臣子忌惮不已。他们暗地里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上官婉儿只是个后宫女子,她凭什么能插手军国大事?""这全靠武则天的宠信,若是失宠,定会再无此福。"对此,婉儿不以为意。她心高气傲,将这些臣子视为草芥。只要有武则天作靠山,她定会飞黄腾达,称心如意。
然而,太子李显等李唐势力并不买账。他们厌恶后宫女子参政,对武则天信任上官婉儿也颇有微词。他们暗地里联合起来,准备时机到来便发难。上官婉儿也清楚这些势力的存在,她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她开始暗中拉拢朝中官员,扩大自己的势力圈子。婉儿手段不凡,如狐狸般老谋深算,不到半年已然拉拢多位重臣为自己所用。这令太子李显的党羽们深感不妙,力不从心。他们只能静观其变,暗自伺机报复。
一旦得到皇帝宠信和信任,婉儿便更加得意忘形。她开始显露出骄横跋扈的本性,经常藐视百官,轻慢对待同僚。后宫中的宫女侍从都不喜欢她这副颐指气使的做派。但凡功高必遭人忌,婉儿的势力和野心很快惹怒了张易之等武则天的男宠,两派矛盾日益加深。
叛主命丧,鸣冤天听
701年,武则天发现有谋反名单,上官婉儿的名字赫然在列。武则天震怒之下欲置婉儿于死,后又念其才华,只是在她额头黥刑,留下永久性伤疤。婉儿不愿示人,用朱砂笔在额头描梅花图案掩盖。这便成了后世妇女描“红梅妆”的起源。
婉儿黥刑后,向来骄傲自负的她万分憋屈。她暗中结识太子李显等人,准备谋划政变。然而此时的武则天权势仍在,想要成功发难实属难上加难。于是上官婉儿决定隐忍不发,首先拉拢朝堂重臣为自己所用。
婉儿深明大义,表面对武则天仍旧恭顺。每逢朝会,她姣好的容颜,温柔的谈吐都让人无法将她与谋反联系起来。然而暗地里她却总以妖媚手段勾引臣子,成为后宫中最不得了的"红颜祸水"。没几年的光景,朝中的许多重臣都沾上了她的颜料,成为她密谋的帮凶。
终于,705年,81岁高龄的武则天意识开始混沌,已非往日鼎盛之势。上官婉儿抓住时机,联合太子李显等势力,强行让武则天让位。婉儿如愿以偿,终于推翻了宿敌。新登基的李显封她为昭容,母亲封为国夫人。然而权力斗争从来没有终点。李显登基后不久,太子李重俊便意图谋害上官婉儿。
联手太子,坐收渔翁之利
707年,上官婉儿气焰日益嚣张跋扈。她对朝中百官颐指气使,甚至时常藐视李显。李重俊对她颇有微词,认为一个后宫女子不该染指朝政。两人矛盾日益加深。
这年夏,李重俊终于忍耐不住,决定发难。他暗中勾结宫中的亲信,准备发动政变。为防止事泄,所有人都守口如瓶,只字未透露。然而消息还是走漏了风声,落到了上官婉儿的耳朵里。聪明的婉儿一下就意识到大势已去,必须立刻采取行动自保。
婉儿深思熟虑后,决定主动出击。她悄悄联络禁军统领,声称太子谋反,必须立刻发难制服他。统领起初有所疑虑,但在婉儿甜言蜜语的劝诱之下,终于点头同意。
就在太子准备发难的前一天,上官婉儿便率先出手为强。她联合禁军发动政变,直捣太子府第。太子万万没有想到事先走漏的风声会反被利用。他在猝不及防之下很快战败,被禁军擒获。李显得知太子谋反的消息,勃然大怒。最终太子李重俊被杀,再无颠覆之心。
如此一来,上官婉儿再度化险为夷。不仅逃过被灭口的命运,反而得以更进一步,让皇帝李显更加信任倚仗。朝野上下皆惊叹不已,赞婉儿老谋深算,手腕高明。然而那些被婉儿迷惑勾引的臣子,此时却十分惶恐。今日被牺牲的太子,明日换作自己又如何?看来婉儿并非省油的灯,得罪她的下场必然凄惨......
手握大权,继续追逐梦想
武则天时,上官婉儿已是第一红人。李显登基后,她仍手握大权,想要像武则天那样“称量天下士”。为拉拢李显宠爱的韦皇后,上官婉儿整日陪着韦后说笑。她暗地里还拉拢武三思等,企图通过韦后再掌控朝政。
韦皇后年轻貌美,却野心勃勃,想要像武则天一样称帝称制天下。对此婉儿暗自称快:一个女帝必然需要贴身的得力助手。她便日以继夜的陪伴韦后,吹捧她,讨好她,并逐渐灌输自己的心术。
韦后性情骄矜,听信婉儿的奉承之语,渐渐看不起皇帝李显。同时她也深信婉儿的忠心,决定大举提拔她的人马。就此韦后势力加速膨胀,李显渐渐被边缘化。
一日,上官婉儿悄悄对武三思暗示:一旦李显驾崩,则全天下非韦后莫属。届时他武三思也能继续官运亨通。这暗示语义十分明显,武三思立刻会意:婉儿这是在策划发动政变,将韦后扶上皇位。
然而此时韦后势力尚弱,公侯大臣必然反对,必须要拉拢军政大权,为夺权做足准备。如此,上官婉儿、武三思、韦后三人结成了反李显的同盟。他们整日闲游玩乐,看似一派祥和。暗地里却密谋篡夺,阴风阵阵。
然而好景不长。710年,李显突然驾崩,太子年幼。上官婉儿趁机起草武则天式的遗诏,意在让韦后摄政,自己助其称制天下!这时半路杀出个李隆基,发动政变夺权,上官婉儿的美梦再度破灭。
结语
面对失势,上官婉儿再次见风使舵,马上表态支持李隆基。她把之前的遗诏拿出来,声称自己一直支持李氏系统。然而历史无法重来。李隆基清楚婉儿的威胁,为终结女权对皇室的摆布,下令将上官婉儿斩于旗下。
一个女子,在后宫中辗转多年,她渴望掌控大权、称量人才,却始终无法如自己所愿。她通晓政治、识时务,又总是错付笃信,最终命丧他乡。这就是上官婉儿,一个牺牲于无尽权力游戏中的聪明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