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航天技术融入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先进技术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把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来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发展。”在今天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空天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凉海分享了自己在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数字经济方面的一些思考。
这是一场以“星地融合 万里同频”为主题的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与会者包括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这样的“国家队”,也包括中科星图、航天驭星这样的中国商业航天有生力量,一起探讨全球视角下的空天信息产业如何发展、“天地一体”布局下的卫星应用潜能等话题。
从机制创新到技术创新,如何兼顾低成本、可靠性和创新性,是在场的几位讨论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商业航天想要发展,需要下游的市场化尽快发展,提升对商业航天的包容程度。”北京易动宇航的丁诚感慨。此外,多位中国商业航天的领军人物都表示,要形成统一的商业航天行业标准,通过标准化和体系化,来驱动产业从定制化向工业化生产转变。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论坛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宇蕾代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商业航天领域联合基金项目指南》。据了解,2024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商业航天领域联合基金将重点围绕可复用火箭总体设计、火箭推进技术、卫星组网与通信、宇航遥感与监测等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布局,共设置33个指南方向,包括14个重点项目指南和19个前沿项目指南。
“希望高校、院所、创新创业主体进一步把目光聚焦到商业航天领域,把资源投放到商业航天,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展望未来,为商业航天贡献创新力量,助力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全面实现。”张宇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