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其中提到,2023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涝旱灾害突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在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的叠加影响下,2023年成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预计2024年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依旧较常年同期偏高。
为何2023年最暖?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气候变化监测表明,2023年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全球多地平均气温均突破高温历史纪录。
根据《公报》,2023年,中国平均气温也创下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全国平均气温10.71℃,较常年偏高0.82℃,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极端高温事件为历史第四多,127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持平历史纪录。四季气温均偏高,冬、春季冷暖起伏大,夏、秋季气温分别为历史同期次高和最高。
为何2023年会成为最暖一年?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从全球和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历史曲线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和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均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在厄尔尼诺年气温偏高更明显,在拉尼娜年气温略有回落。
在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上升现象)的叠加影响下,2023年成为了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
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冬我国中东部频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回顾这个冬季,厄尔尼诺的影响程度如何?后续对我国天气气候会有怎样的影响?
贾小龙表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和预测,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持续近9个月,预判在2023年12月已达到峰值,强度为中等,类型为东部型,未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开始下降,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前期。
受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冬季以来我国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冷暖起伏大;另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菲律宾及南海上空的异常反气旋性环流阶段性活跃,将孟加拉湾及南海上空丰沛的水汽输送至我国中东部地区,与中高纬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导致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雨雪或雨雪冰冻天气过程。
受厄尔尼诺的影响,预计2024年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除西南地区以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至偏多;西南地区大部气象干旱可能发展,中西部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公众需关注灾害预警及科普信息,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公众未来要如何应对?
贾小龙表示,首先要加强对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认识,科学认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增暖持续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新特征。因此,尽管近年来气象防灾减灾取得显著成效,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例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伴随而来的灾害,仍是社会治理十分重要的一个风险点。
他认为,还是需要多方协同配合,进一步建立健全防御机制体制,强化科技支撑,补齐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短板,加强预警联动和应急处置工作,强化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气象气候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灾害防御合力。
其次,公众要关注预警信息发布和宣传科普工作,提高自身的灾害防范意识和防御能力。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进一步健全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处置和灾害防御的时效。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御开展宣传科普,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普及灾害防御知识,普及个人紧急避险知识,提高公众灾害防范意识和防御能力。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