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有朋友提问,为什么我们的退休金会差异巨大?有的人能领1万四五千元的退休金,而有的人却只有1000多元?这个问题实际上形成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因为至少有5个因素会影响养老金待遇高低,造成养老金差距。
我们首先看一张上海市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审批表。这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13931.2元。影响养老金待遇的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退休地计算养老金使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目前我们养老保险仅仅是省级统筹,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各地使用的计发基数不一样,差距很大。比如说上海市的2023年计发基数为12183元,山东省为7468元,河南省为6401元。在养老金计发基数高的地区退休,肯定是退休待遇更高一些。
按照国家的退休规定,退休前缴费年限至少要达到15年以上才能够办理退休手续。很多人可能把缴费15年当成一个目标了,但这只是起始线。对于男性来说,60岁退休,16岁参加工作,可以缴费44年。
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缴费年限本身就是一项计算基础养老金的重要因素,完全跟基础养老金成正比。在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缴费15年可以领取1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40年可以领取40%。
另外,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额度也是跟缴费年限积累相关的,所以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会越高。
参加养老保险缴费,缴费基数不仅仅决定了缴费钱数的多少,也决定了养老金待遇的高低。毕竟60%到300%档次缴费,最高缴费可是最低缴费的五倍。养老金要是没区别,可就不公平了。
在基础养老金计算的时候,60%基数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领取1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300%基数缴费15年,可以领取30%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如果是300%基数缴费40年的话,可以领取80%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这样比较起来,差距可不小。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更是跟缴费基数成正比。按照3000元基数缴费,每月个人账户积累240元。按照15000元基数缴费,每月个人账户记入1200元。如果是上海市去年的36549元基数缴费,每月记入个人账户2923.92元,一年是3.5万余元,40年可以达到140万余元。退休除以相同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金有差距也在所难免。
在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的时候,都是统一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从40岁到70岁,总共31个数值。但大家常用的是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越小,相同个人账户余额情况下,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越高。
另外,退休年龄越晚,也给人以更多缴费的可能,相对来说缴费年限就可能越长一些,养老金也会越高。
近年来,由于缴费基数在不断上涨,其实越早参保缴费越划算。2024年,山东省参加养老保险的临时缴费基数,一年都需要缴费10180.8元。但是10年前,只有现在的不到一半。相同的钱数,参保时间越早,缴费的时间就越长。
另外,由于我们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是90年代才陆续建立起来的。在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那时候参加工作的人员会额外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作为那些年限缺少个人账户积累的补偿。有过渡性养老金是非常划算的,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远比个人账户养老金划算。
总体来说,退休金为何差别巨大?还是有纷繁复杂的原因造成的。未来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待遇会越来越公平的。#退休金为何差异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