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碗中每一粒不足0.1克的米粒,包含着育种制种的繁复过程,其背后有着重若千钧的分量。
DNA提取、基因分析、分子标记做检测……从传统杂交到结合分子育种辅助再到普遍采用基因组技术,实验室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植物生理研究组组长刘芬,于2019年留学归国来到江西从事种子科研工作,把梦想寄于田野,用信念为源不懈浇灌。
扎根: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良品种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着解决农业关键问题的初心,结合江西特色,刘芬选择了油菜。她说,江西是冬油菜主产区,可以利用冬闲田,有效缓解我国油料短缺、依赖大量进口的境况。
“然而,成本高效益低导致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政府多采取免费发放种子和肥料等予以激励,但这绝不是长久之计。”刘芬说,培育优质新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才是实现油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市场主流油菜品种多是传统选育得来,我们的团队通过挖掘优异基因资源,结合现代化分子育种,快速培育出了一批优质的油菜新种质,提高了油菜耐贫瘠性,既能少施化肥、增加产量,还能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成功打造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创新之路。”很快,她的研究得到了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的支持,江西人才政策的吸引,也为她的团队带来了生力军,使研究工作迅速步入正轨。
“农作物病害中,当属病毒病最难防治,甘薯、马铃薯、柑橘和猕猴桃等作物在经过几代种植后,其体内积累的病毒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刘芬的科研团队认为,利用植物脱毒快繁技术,获得不含病毒的种苗,才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彻底解决病毒病造成的农业生产问题。
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刘芬为农业园的农户开展免费的农作物知识普及相关讲座,向乡亲们传授植物学知识,开展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在讲座上,刘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除草、浇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农作物栽培的技术要点,为大家答疑解惑,帮助农民解决在实际生产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定期的农作物种植培训,为基层农村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平台,促进了农户与科研工作者的沟通交流,助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传递:育一颗种逐一个梦
“要崇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科研准则,践履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奉献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号召,聚焦高产高抗的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研发,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芬还担任了南昌大学和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在学生眼中,这位年轻的导师既严谨又宽容——她对工作要求极高,但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回到田间地头,投身广阔乡村,服务农业发展。
令刘芬印象深刻的是,她牵头完成了庐山植物园溪霞分园的筹建工作,建立起先进的植物抗逆研究科研平台。刘芬回忆说,“筹备初期条件艰苦,设备、资金、技术等各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但我相信,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为加快江西农林苗木的良种化和无病毒化进程,缩短与其他农业大省的距离,刘芬还利用科研中心和智慧温室的平台,成立脱毒快繁工程中心(筹)。
“计划每年攻克5种作物品种的脱毒快繁技术,5年内实现九江市及周边地区25个主要农作物与林木品种的脱毒化技术攻关”,刘芬团队致力推广脱毒快繁技术,供应脱毒苗木。
让科技成果走入千家万户,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促进农业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脱毒快繁工程中心的成立,将真正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当地百姓,为推动江西的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刘芬满怀信心。
发声:为江西种业高质量建言献策
粮食安全离不开法治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从培育新品种到推广新技术,从改良新农技到注册新地标,知识产权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024年,刘芬走遍了庐山市所有乡镇,带领团队在广泛收集近300个油菜核心种质的基础上,深挖油菜高产、耐涝、耐旱、耐贫瘠的基因资源,为后续育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解农民之所困、所需,刘芬详细记录下农户对农业生产、未来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致力奋战乡村振兴第一线。
“我提出了《关于加强现代化育种研究保障力度,助推我省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我省种业振兴做出贡献,真正实现科技助农,助力乡村振兴的腾飞。”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刘芬走上“代表通道”,为江西种业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一年来奔走在田野乡间,刘芬的包里装满了干部群众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期盼。她将提出关于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建议,让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以科技为犁奋力耕耘,守得粮稳天下安。(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传处邵新羚,九江市人大万耀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