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江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江门建筑业实现总产值511.5亿元,增长19.3%、排全省第3。这是近六年来最高增速。
作为中国著名侨都和著名的建筑之乡,江门建筑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过去一年,江门着力壮大建筑产业联盟,加快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助力建筑业成功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实现了提质发展。
透过这份成绩单,江门建筑业的发展韧性、活力、潜力充分显现。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都和著名的建筑之乡。
活力足: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
读懂江门建筑业,数据最有说服力。
综观2023年江门建筑业成绩单,总体呈现四大特征:
其一,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资质企业增加较多。2023年,全市纳入统计的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 373 家,比上年增加45 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11.45亿元,同比增长19.3%,为近6年来最高增速,比上年高2.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 9.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3。
其二,大企业对全市总产值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去年,全市建筑业产值前 20 企业合计完成产值318.6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总产值增长14.1个百分点。
其三,新入库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去年,全市共新入库建筑企业59家,比上年增加10家,剔除14家退库企业后,在库企业同比净增 45 家。59 家新入库企业实现产值26.52亿元,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6.2个百分点;户均产值 4495.67万元,是上年新入库企业规模(3301.6万元)的1.36倍。
其四,新签合同大幅增长。2023年,全市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1041.24亿元,同比增长21.1%,比前三季度(9.5%)高11.6百分点,比上年(19.8%)高1.3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签合同555.09亿元,大幅增长48.4%,比上年(3.1%)高45.3个百分点。
从数据可以看出,过去一年,江门建筑业持续恢复、企稳回升的同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数量和建筑业总产值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充分说明江门建筑业在市场上的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增强,活力更加充沛。
可以预见,这些加速成长的新动能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对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
江门建筑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韧性强:在磨砺中发展壮大
成如容易却艰辛。透过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我们不仅看到了江门建筑业的活力,更看到了它的强劲韧性。
目光投向侨乡大地,既有拔地而起的新地标建筑,也有屹立数百年的碉楼、骑楼等特色建筑,“一新一旧”构成了江门建筑业发展的历史,无声地诉说着江门作为著名建筑之乡的光荣与梦想。数十年来,以开平为代表的江门建筑企业,秉持侨乡工匠精神,以安全、优质、高效的口碑享誉省内外。
近年,江门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匠心谋划推动建筑业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出台《江门市建筑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行动方案》《促进江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政策叠加效果持续显现,发展活力持续激发,江门建筑业发展规模、综合实力、影响力与日俱增。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江门顶住压力、攻坚克难,系统打出一套 “组合拳”:一手抓市场,健全产业培育机制,支持市内企业承接工业、房地产和交通、水利工程,扩大市场份额;一手抓服务,强化金融支持,加快授信落地,构建“建筑业+金融”产融结合新模式,为建筑业加快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在劈波斩浪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蝶变,2023年的江门建筑业又一次在风浪中成长,在磨砺中壮大。
如今,建筑业已发展成为江门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明显的市场优势、有力的技术支撑,将持续为实施“百千万工程”,助力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江门特色建筑——开平碉楼。
潜力大:向总产值600亿元冲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江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
奋进新征程,江门建筑业如何持续发力?报告提出,2024年,继续做大做强建筑业,推动建筑企业提资质、优品质、拓市场,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为建筑业指明了方向。
当前,江门正迎来“大桥经济”和“黄金内湾”历史机遇。作为江门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同样面临着历史机遇和发展优势。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交通优越,发展空间充足。当前,江门正加快建设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的产业集聚区,新一轮发展中建筑业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历经数十年发展,江门建筑业积累起了雄厚的产业基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安全、优质、高效的建筑企业,以及享誉省内外的口碑,为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作为中国著名侨都,江门还具有侨务资源丰厚和生产生活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不仅能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力量和独特战略资源,还能为建筑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保障。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彭长歆分析认为,江门建筑业正面临着绝佳的发展机遇,发展潜力巨大,尤其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进程中,建筑业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未来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与改善、智慧城市建设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更大能量。
回望侨乡百年事,奋勇争先正当时,现在正是江门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机,也是江门建筑业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时机。新征程上,唯有只争朝夕、迅速行动,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奋力向建筑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冲刺。
【采写】南方+记者 任龙
【摄影】南方+记者 杨兴乐
【作者】 任龙;杨兴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如何看待和应对人生的不公平?
下一篇:看液化天然气站如何“养”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