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全军整编时,一野仅辖两个兵团7个军,在解放大西北过程中,又成立了5个军。这12位军长在建国后的授衔时差别是非常大的,有一位被授予大将军衔,还有三位上将,两位中将,却有六位军长没有参与授衔。
第三军的军长是许光达,他早在1925年,就加入了共产党,曾是红六军的师长和军参谋长。不过因为受伤远赴苏联,在抗战时期才回来。回来后,他担任抗日大学的训练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1942年,许光达才走上抗日前线,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许光达先是担任纵队司令员以及军长,后担任兵团司令员。尽管有人说许光达被授予大将是基于平衡因素,但他的贡献也是不容否认的。被授予上将的是第一军军长贺炳炎、第二军军长王震、第七军军长彭绍辉。授予中将的则是第八军军长姚喆和第六军军长罗元发。此外,还有六位军长并没有参与授衔。第四军军长王世泰,他是陕西人,1930年冬,参加了刘志丹领导的游击队,参与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第一支红军队伍。
抗战时期,王世泰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1945年8月,他又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并于1946年改任司令员。在彭老总麾下,他是四纵队的司令员,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解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四纵改称为第四军,王世泰任第四军的军长。新中国成立时,王世泰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讨论了新中国成立的重大事项,并出席了开国大典。不过此后,他离开了军队,到甘肃当政府副主席,投入地方建设事业,因此与军衔擦肩而过。值得一提的是,该军第二位军长张达志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还是兰州大军区的首任司令员。第5军军长列斯肯列斯肯出生于苏联,后来跟随父母来到新疆伊犁,在这里长大成人。1944年参加了伊宁事变,曾先后担任新疆民族军团长,独立骑兵旅旅长,代理三区民族军总指挥等职。1949年10月接应解放军入疆,新疆军区成立后,“新疆民族军”改编为解放军第5军,列斯肯担任首任军长,他也是第5军军史上唯一一位军长。不过,在1953年,列斯肯离开新疆前往苏联学习,此后因为各种原因,他再也没有回到过国内,而第5军也在1955年被撤销了番号。第9军军长是赵锡光赵锡光是云南人,资历很老。他是云南讲武堂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38集团军副总司令、战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中将军衔。他也是陶峙岳将军多年的老部下,1949年9月25日协助陶峙岳组织策划新疆和平起义,后任第2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9军军长。1954年赵锡光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不过有点小遗憾,在1955年10月授衔前赵锡光因病逝世。独立第1军军长是周祥初他是甘肃人,早年间毕业于保定军校。他参加过著名的长沙保卫战,曾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将军长。后因有反蒋倾向调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甘肃省自卫军总司令部总司令等职。1949年9月11日率部6800余人在甘肃岷县起义,所部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1军,担任军长一职。后并入人民解放军第62军,奉命南下四川驻防,同年12月转任入民解放军甘肃军区(即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第三副司令员等职。后转业地方工作,因此没有军衔。独立第2军军长是马惇靖他的父亲是西北军阀四马之一的马鸿宾。他是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班第三届毕业生,国民革命军第81军军长,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在1949年,同父亲马鸿宾一同起义,加入人民队伍,81军被整编为西北野战军独立第2军,仍任军长,而宁夏也回到了人民的手中。马惇靖在建国后,曾担任宁夏军区司令员,宁夏军区撤销后,调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投入了地方建设事业,因此没有获得军衔,1972年病逝于兰州。独立第3军军长是蒋云台
蒋云台早年毕业于陇东讲武堂和平凉师范学校。1929年加入国民党军队,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中条山战役”,阻止日军南侵,为抗日救国贡献了力量。抗战后期,蒋云台去了甘肃,先后担任新三师师长、甘肃师管区司令。1949年12月在甘肃武都率119军全军起义。新中国成立后,蒋云台转业到地方,曾担任甘肃省体委主任等职务。1958年,他身陷囹圄,开始了将近二十年的铁窗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