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计划#
当前版本的做题家是谈不上思维的。
无论做题家题做得有多好,都压根没有思维可言,只是出于一种蒙着眼狂奔的路径依赖的惯性思维,其实压根没有认真思考过,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在当前版本成为一个做题家本身就是社达鄙视链最底层的这种趋势。
简而言之就是做题的性价比太低了。
做题教兴起于第二纪元。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被修改为科举制。但实际上他只是一种假科举。
所有在第二纪元后,依靠做题翻身的人,都是因为接洽了海洋秩序而所造成的人才缺口,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求大于供。
所以才能依靠做题这种难度及其小的、成本及其低的方式完成阶级跃升。(相同的例子是投资房产)
而科举的成本是及其高且有门槛的,必须有脱产的物质基础与教育条件,还得忍受更高难度的做题内卷,但其胜利者的回报也是相当高的,可以直接委派到地方做官。不管是成本还是回报,高考都远远无法与客户相提并论。
所以在当时,做题家并不是什么问题。你完全可以付出所有的一切去完成做题内卷,因为你的回报是相当丰厚的。你可以从一个农民家庭,命运本来是应该种一辈子地的农业生产者,成为高级知识分子。也可以从一个破产国企家庭成员跃升为国际互联网巨头的职员,享受世界第一梯队的劳动报酬。
但目前的问题是性价比越来越低,对于普通做题家,你不仅无法从这个体系为家庭攫取什么利益,甚至你的家庭要忍受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投入,数十万的劳动教育支出,去获取一个非常普通的、朝不保夕的工作。
而对于顶级做题家,我周围的例子非常丰富。我们几乎是全印度同世代最会做题的一批人,然而我们能找到的工作,完全无法与十年前的同校做题家相提并论,更遑论二十年三十年前,那批人现在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的支柱,而他们的投入成本是非常小的。
好了,那有的家庭希望孩子逃避这种命运,用几百万把他们送出国去留学,这种做法如果能换取当地的工作和永居其实是非常划算的。但很多人回来找一份月薪一两万的工作。那么这种留学投资就会变成一种纯消费。
然后每当我谈论起这个话题。很多做题家反驳我,做题已经是鄙视链的顶层了,他们没有别的办法,没人喜欢做题,但相对于厂里打螺丝的黄毛、该溜子,他们还是愿意在做题工厂里内卷。
针对这种想法,其实我非常理解,因为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惯性。第二纪元之所以被称为黄金时代,就是因为普通人也有了做题和买房这种低成本获取高额回报的机会。所以很多人形成了路径依赖甚至心存侥幸,2024年还在卷做题和买房的人实际上就是喜欢意淫的赌徒。
第三纪元的生存法则,第一条就是回归常识。把第二纪元的慷慨当作一种偶然,捡起成本与回报相对等的铁律,老老实实放弃幻想。起码你会保留一个相对正常的心理和身体状态进入第三纪元。
但,在这一片冒险家的乐园,总会为野心勃勃的赌徒留有一张赌桌。但,赌博的路径将会与之前完全不同,起码绝不可能再是做题。
心怀壮志的做题家们,可以考虑踏上这一充满风险,十不还一的危险道路,后续我会详细描写这种路径。
编辑 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