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然而这种情怀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也许我们学习禅,是为了达到一种至圣的修养;也许我们学习禅,仅仅是为了吸取一些生活中的处世哲学,那么广博的哲学中,有没有教人一些制怒的诀窍和方法呢?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然而这种情怀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也许我们学习禅,是为了达到一种至圣的修养;也许我们学习禅,仅仅是为了吸取一些生活中的处世哲学,那么广博的哲学中,有没有教人一些制怒的诀窍和方法呢?
当然,这个忍辱制怒的境界,和禅的其他所有的修行一样,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那么,在生活中,究竟要用什么方法,我们才能够练成安稳如大地、金刚不动心这样的一个忍辱法门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传一个秘密的方法,这个方法,传自于一休禅师。
中国人对一休禅师都很熟了,大家大部分是通过动画片来了解他的。聪明的一休实在是非常讨人喜欢,他不仅仅是个动画片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而且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一休出生于1394年,他本人是一位皇子。因为一休母亲的家族与天皇家族关系不和,一休从小就被赶出了皇宫,在六岁的时候,他就出了家,到京都的安国寺学禅。
当时有一位先生,动不动就喜欢发脾气,这位先生呢,他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于是连夜就跑去找一休禅师,他说:“只要你能教我怎么样来克制自己的怒气,我愿意花钱来买你的智慧。”
一休禅师就故意逗他,呵呵地笑着说:“我的智慧很贵哦,每个字要一两银子哦!”
这个人狠了狠心,掏出银子,说:“只要能治好我的毛病,我愿意奉上!”
一休禅师说:“既然这样,我看你这么诚心,好,我就教你十个字,你好好听着,这十个字就是:‘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
那个人一听,感到很诧异:“哦,就这么简单哪?这是什么智慧?你这和尚是不是蒙人呢!你在忽悠我。”心里非常不高兴,很生气。他觉得受了骗,气冲冲地回到家。突然之间,他发现自己的老婆正跟另外一个人并着头睡在一起。心里面当时那个无名怒火“噌”地就蹿起来了,转身就操起了一把菜刀,想冲上去砍了这一对“奸夫淫妇”。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休教给他的十个字,于是强忍着怒火,口中念念有词地在那儿数数。
“一,二,三……”他咬牙切齿地在数。一边数,当然也发出了声音。他还没有数到十的时候,床头上有个人突然醒了过来,看着他拿着把菜刀站在床前,吓了一跳,这个声音讲:“儿啊,你拿着菜刀站在这里做什么!”
原来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看到儿子迟迟不归,就特地过来陪儿媳妇聊天。聊着聊着,两个人困了,就睡在一起了。
这个人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心里想:“幸亏有了这买来的智慧,不然的话,我早已经把我老娘和老婆都杀了!”
所以“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实际上是给我们自己留一个空间,留一个反省、冷却的空间。有了这一段缓冲期,你就会冷下来,你就会静下来。由此可见,一休禅师的忍辱妙诀看起来很简单,小儿科,但是实际运用的时候,刀下见菜,立竿见影。
近代著名的禅学家来果禅师说:“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来果禅师语录》)如果我们将这种态度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处理忍辱的问题,我们就会非常坦然,非常释然,非常淡然,我们就可以面对一切不如意的情况了。
最后,和大家来分享禅的经典《涅槃经》里的一段话。《涅槃经》说:“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遇到这种忍辱草,好好咀嚼这种忍辱草,从而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思想,转化成无上的甘露醍是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