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分享,又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谢!
雍正,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皇帝了,尤其是伴随着近些年来各类清宫剧的大火,几乎雍正成了亘古不变的男一号。
但是这类电视剧永远离不开一个话题,那便是九子夺嫡,不管是《宫锁心玉》还是《步步惊心》又或者是《甄嬛传》,对于九子夺嫡中其他皇子的下场,或多或少都有些交代。
比如《甄嬛传》就曾有一个镜头,三阿哥替他八叔求情,而那时的八阿哥和九阿哥已经被剥夺了皇籍,赐了带有侮辱性的名字。
而区别于前两位哥哥参与九子夺嫡的另一个人——十阿哥,在《甄嬛传》的结局却是截然不同的。
甚至此人在整个历史上的结局也是不同的,这人脾气不好,性格耿直,但最后依旧是有了敦亲王的名称。
要知道当初九子夺嫡情况可是相当凶险的,雍正最后可是连自己的亲弟弟皇十四子都没有放过,为何放过了十阿哥呢?
九子夺嫡
倘若说康熙在位时,一定要找一个重大的遗憾的话,那就是二阿哥了,二阿哥可算是自带保命袈裟出现的那一批,上一个有他这种外力加持的,还是西汉的刘奭。
二阿哥是赫舍里皇后拼了命生下来的孩子,所以康熙皇帝对他也是格外的器重,他是所有皇子中唯一跟着康熙皇帝长大的人,更是康熙皇帝亲命的太子。
所以二阿哥的起点真的是非寻常人可以企及的,但或许是因为父亲对他太过于纵容,他愣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康熙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对于这个儿子拥有的更多的是对他母亲的怀念和眷恋,所以二废二立,第二次废了太子的时候更是气得口不择言,说是太子的命数太坏,克死了母亲。
原本太子在位的时候,凭借着子凭母贵,其他人对于皇位会觊觎,但却没什么得到的可能性,但太子被废之后,这就预示着所有人都有当上皇帝的可能。
伴随着太子被废除,九子夺嫡拉开帷幕!
九子夺嫡时,除了十四阿哥,其他人都算是目标明确,八九十阿哥组成一派,四阿哥背后有他的十三弟。
在争夺皇位过程中,两方没少起过冲突,甚至朝堂之上的大臣都分成了四阿哥派和八阿哥派,一时间骨肉相残,兄弟阋墙的事发生在了朝堂之上。
康熙也是懂得权衡之术的,所以他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表示对哪一个阿哥的欣赏,但也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后来野史一直对雍正即位。
这件事情过分板书,传说最广的一个版本就是康熙最后留下的遗照,是“传皇位十四阿哥”被隆科多改成了“传皇位于四阿哥”。
但实际上,从当时史书记载的细枝末节,我们可以找到康熙虽然重用十四阿哥,但从来没有想过将自己的大业交给十四阿哥。
而且康熙对于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是格外喜欢的,弘历有的待遇甚至有的皇子都不曾拥有。
由此可以推断,康熙至少对于老四是有一些偏爱的!
雍正继位后,曾经与他相对立的八阿哥集团当然是在劫难逃了。
夺权纷争,兄弟清算
雍正继位后,首先处置的便是八阿哥,最早在夺嫡之时,双方的手段都不怎么干净,八阿哥更是几次三番置他于死地。
而且相对于其他人,八阿哥集团在朝堂前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实力。
甚至后期一直有相关四阿哥皇位来历不明的谣言,也是八阿哥手底下的谋士传出的意见。
简单来说,当时两个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即使是骨肉血亲,但脑子里留下的也只是想要弄死对方。
但是雍正还是有自己的那份小聪明的,他知道现在倘若直接撕破脸皮,反而会在朝堂上闹得相当不堪,所以在他继位之后,他反而先给了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一定的权利。
这个套路是不是相当熟悉?西汉汉宣帝刘询想要团灭霍家的时候,就是先给了他们权利,然后再从中找取他们犯罪的证据,最终一举拿下。
最终这个计谋也的确是得逞了,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等人仗着身份,不听调遣、不遵皇命。
当时手中还有点权利的他们煽动手中握有军权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最终,十四阿哥发动政变,带兵闯了紫禁城。但是,这场胡闹的政变也很快被平反。
新账老账一起算。这次无论怎么看,八爷党都是在劫难逃了。
雍正下令将八阿哥关进宗人府,将其更名为“阿其那”,意思就是“猪狗”。不久后,九阿哥也被关进了宗人府,赐名为“塞斯黑”,也是公猪狗的意思。
雍正先后给他们列了几十列罪状,最终将他们长期关在宗人府折磨至死,他们的后半生就长期处于这高墙之内。
必须要承认的是,八阿哥和九阿哥的死跟雍正绝对是有关系的。
但同时我们还要承认另一件事情,倘若即位的是八阿哥,宗人府里关着的,估计就是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了,从开始夺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再也没有兄弟情分。
骨肉相残,手足兄弟最终落得这个结局,倒也是令人唏嘘。讲到这里,或许有人会发现有些不对劲,为何只处置了八阿哥和九阿哥?
我们知道八爷党里,脾气最差,最嚣张的就是十阿哥了,可为何真正处置起来的时候反而放过了十阿哥呢?
背景强大,巴图鲁后代
说起巴图鲁,大家想必也都是不陌生的,毕竟关于巴图鲁,可是有一个极其著名的故事。
弘历曾经特别小的时候在猎场上封了康熙为巴图鲁,当时的小小弘历根本不知道上面坐着的是权力至高无上的人,脱口而出要封他为巴图鲁。
这一句话,可是让康熙开心的不得了,他这一辈子封了不少巴图鲁老了,竟然还被自己的孙子封为巴图鲁。
但就从这个故事里看,我们也能猜到巴图鲁是一个绝对能力的肯定,而十阿哥祖上就是大清最著名的巴图鲁额亦都,他是清朝开国的五大功臣之一,凭一己之力,将钮钴禄抬到了满清八大姓之一。
相信大家对钮钴禄氏相当熟悉了,《甄嬛传》中熹妃回宫,皇帝给她赐姓,张口说的是:赐大姓钮钴禄氏。
十阿哥的母亲呢,就是钮钴禄氏的嫡女,额亦都有一个儿子名为遏必隆,是康熙的顾命大臣之一,后封为了一等公,遏必隆身下有两个女儿,她们都嫁给了康熙皇帝。
一个是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后期成为了皇后,另一个则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她就是十阿哥的母亲。
十阿哥这个背景,毫不夸张的说,当初八阿哥手底下有一部分人愿意来投靠八阿哥,完全是冲着十阿哥在这个阵营里。
钮钴禄氏可谓是开国功臣,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有他们的人,这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家族,历史上弘历的母亲钮钴禄氏也并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历史上的弘历颇有几分子凭母贵的意味。
因为母亲身后倚靠的是大家族,同时弘历也着实讨人喜欢,双层加持之下,康熙才会如此的宠爱这个孙子。
十阿哥背后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家族支撑,雍正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动他,更何况当时的雍正刚即位不久,倘若动了十阿哥,钮钴禄氏极有可能团结起来对朝廷造成极大的动荡。
所以为了前朝的稳定,雍正不会轻易去动十阿哥,而且区别于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反而是没有什么心眼儿的莽夫。
简单点说,十阿哥在雍正的眼里是一个有背景没能力的人,他的背景确保了他绝对会安全,但他没有能力,同时也让雍正十分放心。
最关键的也是让雍正没有借口对他下杀手的一件事便是十阿哥在最后谣言散布阶段,反而没有去做那些事情。
当时的八阿哥借助自己手中仅剩的权利,在朝廷上下甚至京城内外散布雍正皇位来历不明的谣言,这也是让雍正忍无可忍的事情,偏偏这件事情十阿哥反而没有参与。
雍正放过了十阿哥,也算是放过了自己,所以一直到雍正执政多年后,我们依然可以在朝堂上看到嚣张的敦亲王。
但雍正的判断也并没有出错,敦亲王倘若论起真正的实力,远不如八阿哥和九阿哥,对他也造不成什么威胁,放过这一个弟弟,换来了朝堂上的太平。
此后,雍正开始了他康乾盛世的承上启下阶段。
雍正继续发展当时康熙留下的盛世年代,他是清朝史上少有的全勤皇帝,但可惜他继位后,已经人到中年,不论身体再怎么康健,一天只睡几小时,每天被家国大事所累,雍正最终也没扛过去。
他死时虽然年龄不小,但是继位时间相对于他的父亲和他的儿子来说,他当皇帝的这段时间可真是短的可怜。
有意思的是,在乾隆即位之后,还授予了他十叔辅国公品级,相对于八阿哥和九阿哥的结局,十阿哥也算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