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是直系军阀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原本是北洋第三师师长曹锟的部下,因为能力出色,被曹锟所倚重。而吴佩孚也没辜负曹锟的期望,把第三师练成了北洋第一强军,并帮助曹锟取得了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之战的胜利,执掌了北洋政府的大权。
因此吴佩孚名动天下,还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的封面,很多人认为他能统一中国。
然而吴佩孚有个大毛病,就是恃才傲物,做事独断专行,还不会待人处事,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
比如说段祺瑞推行武力统一,想以武力解决南方地方军阀的时候,拉拢曹锟出兵南下。曹锟也有意夺取南方各省地盘扩张自己实力,因此派兵出征。然而打下湖南以后段祺瑞却任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压根没给曹锟。
结果曹锟没来得及说话,吴佩孚先跳出来发表通电,痛斥武力统一是祸国殃民,把段祺瑞、张作霖等人一通好骂。一时闹的曹锟颇为被动,只能到处解释给吴佩孚善后。
好在段祺瑞本来就是和曹锟两条心,得罪也就得罪了。而且段祺瑞和他的心腹徐树铮也是脾气不怎么好的人,得罪人更多。特别是徐树铮还想着暗杀张作霖,所以最后在直皖大战时,张作霖还是决定支持曹锟,否则的话直皖大战结果可不好说。
而吴佩孚后来也没吸取教训,继续折腾,还特别喜欢在直系自己内部搞,结果就把直系自己折腾散了。
在军阀混战时期,直系其实是一个利益结合体,曹锟只是其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势力。其他像冯玉祥、齐燮元、胡景翼等人和曹锟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只是因为和段祺瑞的矛盾,或者是曹锟夺取了北洋政权以后,才陆续依附于他。
因此直系内部并不稳固,如何梳理好和这些旁系的关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吴佩孚却独断专行,结果把很多人都逼成了敌对势力。
特别是他对冯玉祥、胡景翼、孙岳过于苛刻,直接导致了第二次直奉大战时他们起兵叛乱。
冯玉祥出自北洋军的陆建章系统,和曹锟原本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直皖大战时也是采取了中立态势。直到曹锟击败段祺瑞以后,冯玉祥后来受命入陕,成为陕西督军,双方关系才逐步密切起来。
在第一次直奉大战时,河南督军赵倜和张作霖勾结,意图在直系背后动手。曹锟此时正在集结部队打算和奉军决战,无力顾及,于是致电冯玉祥,希望他能出兵河南,帮忙坐镇河南。
冯玉祥接到电报以后立刻率军出陕,击败了赵倜,稳定了直系的后方。随即冯玉祥又李鸣钟旅前往天津,协助直系作战,为击败奉系立下了大功。
照理说,冯玉祥作为旁系出了这么大的力,事后总该论功行赏,给点好处,以便拉拢。然而吴佩孚却认为冯玉祥时旁系,不可信,于是想任命李鸣钟为师长,以将其从冯玉祥手下挖走,削弱冯玉祥的力量。最后因为李鸣钟拒绝而未成。
之后冯玉祥出任了河南督军,吴佩孚又多次干涉河南的人事任免,想把冯玉祥架空。最后干脆煽动河南其他派系部队闹饷,免去了冯玉祥河南督军的职务,让他当了一个陆军检阅使的闲职。后来还在军饷等方面多加钳制,一心想整死冯玉祥。
冯玉祥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出了力,还放弃了陕西地盘,却落了这么一个结果,自然是大为不满。所以很快就在段祺瑞的拉拢下,冯玉祥转向了张作霖这边。
胡景翼出身陕西靖国军,和冯玉祥之间也打过几仗,后来因为形势所迫,才被冯玉祥收编,因此他和冯玉祥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咋滴。后来吴佩孚煽动河南地方部队闹饷时,胡景翼就带着部队参加了闹饷,帮着吴佩孚挤走了冯玉祥。
可吴佩孚转头就翻脸,把胡景翼部队一分为二,一部留在河南自己直辖,一部由胡景翼带着调去北京,硬是从他身上挖下一块来。而到了北京以后,胡景翼和冯玉祥一样,被吴佩孚克扣军饷,每个月连吃饭都不够。所以胡景翼硬是被吴佩孚逼的和老对手冯玉祥合作,后来一起发动了兵变。
孙岳则是曹锟旧部,吴佩孚还当过他的副官。辛亥革命时,孙岳作为革命党人参加了滦州起义。结果被副官吴佩孚告密,总算曹锟念及两人关系不错,让他南下避避风头,才躲过一劫。
后来孙岳再次投到曹锟麾下,在直皖大战和第一次直奉大战时屡建战功。但是吴佩孚对他一直有看法,因此在事后论功行赏时一再予以压制,最后孙岳只当了一个旅长,最后逼得他也去和滦州起义的老友冯玉祥走在了一起。
所以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冯玉祥、胡景翼、孙岳联手发动兵变,完全是被吴佩孚逼出来的。
吴佩孚不仅对旁系的人态度差,对曹锟的嫡系也不怎么好。
曹锟掌控北洋政府大权以后,吴佩孚为了收拢兵权,于是要求各省督军不得再兼任师长的职务,随后把直隶督军王承斌兼任的23师师长、河南督军张福来兼任的24师师长、湖北督军萧耀南兼任的25师师长全部免去。
在军阀混战时期,军队是军阀的本钱。而且当时军队干涉地方事务是常态,没了在军队中的兼职,督军就没了实权。王承斌、张福来、萧耀南虽然是是曹锟的嫡系,但是这么一来他们的权力也大受影响,自然就意见很大。
后来第二次直奉大战时,王承斌奉命去监视冯玉祥。结果到了前线指挥部,冯玉祥就跟他交了底,被吴佩孚压制已久的王承斌最终选择了袖手旁观。而在吴佩孚兵败逃到湖北时,他的老部下萧耀南也很干脆的武力拒绝他入境。
可以说,吴佩孚的所作所为直接导致了直系内部的分裂,并加速了它的失败。
而吴佩孚此后还是独断专行,最终使得直系彻底消亡。
第二次直奉大战以后,吴佩孚兵败下野。后来奉系南下,长江流域各军阀在奉系压力下联合起来推举吴佩孚出任十四省讨贼联军,联合反奉,吴佩孚得以东山再起。
然而吴佩孚并没有吸取教训,他借着反奉兴起,却因个人好恶擅自决定联奉反冯。此举导致联军迅速分裂。五省联军司令孙传芳不愿意和奉系合作,退出了联军,转而坐山观虎斗。
而吴佩孚手下的大将靳云鹗也反对联奉反冯,最终被吴佩孚免职。此举导致吴军军心混乱,大批部队哗变。等到和冯玉祥战争结束时,吴佩孚手下的部队损失近半。面对北伐军的攻势根本无力抵抗。
讽刺的是,就是吴佩孚一心合作的奉系,却乘着北伐军击败吴佩孚的机会进军河南,端了吴佩孚的老窝,让他只能再度下野。
所以吴佩孚的失败,只要就是因为他做事独断专行,无法和人合作,也无法驾驭部下,最终树敌太多,才招致兵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