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月背采样,美俄都不敢尝试,中国嫦娥六号,挑战地狱难度
创始人
2024-05-05 10:19:49
0

原标题:人类首次月背采样,美俄都不敢尝试,中国嫦娥六号,挑战地狱难度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将创造人类新的航天纪录——人类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取样返回。这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任务,美国俄罗斯都从来没有尝试过!

月球背面有多神秘

嫦娥六号要登陆的是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除了航天器登月之外,难度最好的在于月背登陆并且返回,因为潮汐锁定的原因,人是永远不可能观测到月球背部的,所谓潮汐锁定,就是大天体的引力会迫使离他近绕它公转的小天体永远用一面对着它。

地球就是这样的大天体,每天牵扯着月球,慢慢让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步,从而人类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因为人类只能看到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就相当于是一个通讯禁区,这也导致了飞行器无法登陆月背,导致人类对于月背的探索一直停滞不前。

但是月背隐藏着太多的奥秘了,月球背面几乎全是环形山/陨石坑(97.5%),比正面多得多(69%),形成原因和目前的情况只有理论解释,缺乏实地验证;月球上氦三能量开发可供人类能源需求XX万/亿年”的说法,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很多了,而理论上月球背面环境更容易产生氦三,除此之外, 月球背面有天然的“屏蔽”,没有任何来自地球的辐射干扰,这意味着它有着无比完美的安静环境做天文观测;而且月球背面的月壤也和月球正面有着极大的不同。

而嫦娥六号登陆的,南极的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三大地体之一,是月球上最古老、最深的撞击坑盆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嫦娥六号实施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勘察和分析,获取月球样品,在实验室分析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这对人类更加全面认识月球,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行星演化以及太阳系起源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曾经多次想要登陆月背,但是都惨遭失败了,而中国则创新性利用通信中继卫星,成功让嫦娥四号登陆了月背。创造了人类航天新纪录。而至于说月背采样返回,迄今为止,美国俄罗斯都不敢尝试,而根据美国宇航局宣布的新消息,计划在2026年,把无人探测器送上月球背面。NASA此前曾提出请求,希望借用中国的鹊桥号中继通信卫星。

嫦娥六号挑战地狱难度

此次嫦娥六号登月承担中继通信任务的是鹊桥二号,和鹊桥一号不同,鹊桥二号再次升级,创新性采用了倾斜的椭圆轨道(倾斜度为55度,近月点约300公里,远月点约8600公里),这是为了能通过月球南极上方,使卫星有更广的视角和接收范围。注意,它的轨道是固定的,对于轨道维护没有推进剂需求,而且离月球的距离也明显近了好多。这主要是克服月球背面的通信盲区问题。

为了可以登陆月球背面,嫦娥六号还将首次挑战逆行轨道,其难度之高,是人类首次,为此中国创造性地突破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

之前嫦娥五号虽然是自动采样与封装,但在月球的挖土作业过程中,月地通信始终保持着畅通,咱们的科研人员可以在地面实时地监测探测器情况。如果要在月球背面的话,虽然中继卫星可以提供信号帮助登月,但是中继卫星又不可能始终位于上方传回信息,这也意味着地球地面科研人员无法每时每刻掌握嫦娥六号的执行情况,而且因为增加了点传输环节,所以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误差。

因此,中国独创了月背智能采样技术,什么意思呢?登陆月背以后,嫦娥五号智能采集,不需要地面实时地监测,全程自动化、智能化。

而从月球返回地球,在月面成功发射之后,样品将由上升器携带发射升空进入月球轨道,与在月球轨道上的轨道器对接,将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内部,最后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点火机动,从环月轨道直接返回地球,返回器将在再入大气层前分离。

之前阿波罗飞船是在交会雷达测量基础上,辅以视觉手段,以人工操作完成的,而嫦娥五号是无人交会对接,技术难度更高。嫦娥六号是在月背无人交会对接,难度系数再次升级。

总结

可以说,嫦娥六号挑战的是地狱难度,嫦娥六号是中国航天历史中任务最为复杂的,要经历环月飞行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11个飞行阶段。需要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测控和高精度测定轨,飞控事件多、环节紧凑、控制过程复杂。从技术难度来说,也早已超过了美国阿波罗登月。

但是如果嫦娥六号成功返回,这就意味着创造了历史,人类首次获得了月背的土壤样本,这将刷新我们对于月球的认知,也为我们未来航天员登陆、探索、开发月球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除此之外,中国嫦娥六号只要成功返回地球,也就意味着中国已经在载人登月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因为嫦娥五号就是一次载人登月技术的前期验证,任何环节都对标载人登月。而嫦娥六号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星,难度升级,技术升级。

首次月背智能采集、首次月背起飞上升、首次月背轨道交会对接、首次带回月背土壤,嫦娥六号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任务,九天揽月探登驻,十六春秋绕落回,嫦娥六号将代表中国航天新的起点。

来自:胖福的小木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聊城市高端智能装备和生物医药产... 4月25日下午,聊城市市场监管局主办、高新区发展保障部联合聊城大学科技园承办的聊城市高端智能装备和生...
原创 爱... 1955年4月18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病逝,为了弄清爱因斯坦的死因,爱因斯坦...
华为申请通信方法相关专利,可实... 金融界2025年4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通信方法、...
极飞滴灌系统数字技术重塑农田水... 在甘肃河西走廊的万亩玉米田中,埋藏于土壤下的智能滴灌带正以毫米级精度输送水肥,气象站实时捕捉空气湿度...
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占率80%以上... 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实现高精度操作与复杂交互的核心部件,其技术突破是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
走访中广核风电基地:701台风... 701台风电机组沿着山脊伫立在草原上,风机随着呼啸而过的山风徐徐转动,单台风机每转一圈就能发出4.6...
如何破除“内卷式”竞争 傅晋华 “内卷”成为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现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
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中投资? 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双重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