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北京市石景山一个工人家庭,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他们给他取名叫白宝山,“白色”“宝石”“山峰”这些词无论是哪一个,都会给人友好的初印象,白宝山当时也确实是一个可爱的小孩,所以起初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也还愉快,虽然说不是大富大贵,就住在一间小房子里,但也温馨平常。
然而不幸的是,后来白宝山的父亲去世,母亲将他扔在了外婆那,自顾自改嫁去过新生活了,贫穷和困厄将白宝山束缚了十多年,直到外婆去世,他才被不情不愿的母亲接回去,在那个家庭中,白宝山始终像是一个外人,在学校也经常受到欺负,就此养成了孤僻的性格,16岁之后辍学当了酱菜厂的临时工。
这段日子不好不坏,他学会了打枪,也迷上了打枪,自然而然结婚,也生了一对龙凤胎,孩子永远是一个家庭最沉重的欢喜,白宝山相信自己会有一个全新的生活,但人生的苦难总是将他钉在石柱上,为了这一家子,他开始出去偷东西,起初都是一些小东西,衣服之类的生活物资,后来就是自行车、手表,1983年被逮捕入狱,判了4年。
狱中的生活本来就很枯燥,但是白宝山觉得自己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不想被同谋揭发了不少余罪,原来白宝山在偷东西的过程中,早就已经忘记了最初的心,不仅偷盗数额愈来愈大,还变得心狠手辣起来——他偷玉米的时候被发现,对方追他,他用木棍直接把人敲成了头部骨折,差点就成了植物人。
这一次他被判了11年,加起来是15年,白宝山因此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心理,服刑期间无时无刻不再想着锻炼自己的“技能”——打枪和杀人,他在自由活动时间时学习武器知识,放牧的时候故意将羊扣押威胁牧民用弹药交换,成功诱骗和杀害两位狱友并埋在了坑内,最终还被提前一年释放。
那是1996年,终于回家的白宝山到处申请办理户口未果,为泄愤,也为获得泄愤的工具,他砸伤了一名武警战士,抢走了他的装备,又用枪打伤了1名哨兵,还有4名巡警,14天后又为了抢武器打死了1名哨兵,也就是这个狼狈逃窜的时候,他遇到了从四川赶来北京做小生意的谢宗芬。
谢宗芬本是家中的独生女,备受宠爱,长大后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但是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幸福,所以自己一个人到了北京打算开辟新世界,不知道他们相识的具体经过,不外乎就是两个人觉得同病相怜——谢宗芬觉得白宝山能给她想要的爱情,白宝山觉得自己的郁闷终于有人能够奉献,于是就走到了一起。
白宝山没有瞒过谢宗芬自己的所作所为,谢宗芬也从来没有阻止过白宝山干这些行当,甚至还亲手为他缝制了枪套,8月白宝山找人买枪的时候,她在;12月白宝山抢钱的时候,她在;1997年6月白宝山前往新疆作案,她在;8月白宝山将同伙吴子明用铁锤砸死并焚尸的时候,她在。
谢宗芬认为白宝山对自己很好,特意出门为她批发袜子,尽管这之前他蒙面杀了一位女摊主,抢了65170元,这些袜子就是用这钱买的;给她买了一件军大衣,里面装着厚厚一沓11万人民币,允许她回家去看望家人,尽管这些钱是杀了11个人后得到的;虽然她知道白宝山这么多秘密,但是白宝山却没有杀她,当然她不知道白宝山想过。
她说白宝山除了喜欢杀人之外,其实跟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有时候同情心比别人更甚,从来不抽烟也不喝酒不去迪厅,更不泡小姐,生活自律可控,坐公交的时候还给老弱妇幼让位置,那些人都夸他是个好小伙子,在新疆有一次看见了路上发生的车祸,白宝山还把车底下的孩子救了出来送到医院。
不过杀人毕竟是杀人,1997年公安干警经过一系列的排查后,9月5日晚上7点找到了他家,对他说户口批下来了让他去办手续,不过白宝山并不傻,他第一反应就是被谢宗芬出卖了,借口说进屋拿衣服,但其实是想拿枪,不过因为他母亲突然从屋子里走出来,所以他顺从地被警察带走了,随后没多久谢宗芬也被抓捕。
1998年4月白宝山因为杀死17人,打伤15人被判死刑,;谢宗芬作为同伙被判了15年,不过因为3次减刑,2005年就获释——“那女的对谢宗芬说,你既然不回家,那就和我们去石河子吧。谢宗芬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我看着她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谢宗芬没有回家,她还是去了新疆石河子。
在她心中那依然是一片与众不同的土地,她将自己的爱恨交代在了那里,她最璀璨的故事在那里发生,她最美好的岁月在那里淌过,那地方上还有过一个白宝山。对于很多人来说白宝山是一个恶魔,但对于谢宗芬来说他始终是她的爱人,尽管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一场“如蝇逐臭”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