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八爷党预谋逼宫兵谏的步骤:第一步,以整顿旗务,连同整顿旗营兵务为借口,让关外的铁帽子王旗主王爷带兵进入丰台大营,通过整顿旗营兵务夺取丰台大营的兵权。第二步,利用隆科多失宠,策反九门提督隆科多把住九门。第三步,利用八王议政对雍正逼宫,辅助弘时上位,其实弘时也是因为有把柄在老八手里,是老八的一颗棋子。以此三步,实际上是实行兵谏,逼迫雍正退位,如果不退位,可能受死。
那么,八爷党的这个三步走计划,雍正到底知道不知道呢?如果知道,为何他秘而不发,如果不知道,在如此周密的部署下,他通过什么力挽狂澜呢?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雍正的政治嗅觉。八爷党一直是雍正心头的“脓包”,和雍正明里暗里对着干,有哪些具体事例就不说了,雍正反正是要将他挤掉,但是怎么挤,何如挤,雍正心里其实是没有谱的,因为老八实在太过狡猾,很难抓住他的辫子,坐实他的罪证。作为政治上多年的对手,雍正的嗅觉很灵敏,当弘时提出整顿旗务的时候,雍正感受到来自于老八的气息。但是老八会做什么,他不知道,所以他来到十三爷府上,和病痛中的老十三商议对策。雍正和十三爷的对策只有几句话,但是却异常紧要,所以我梳理了一下,有这些信息点,主要以防为主。
一是同意整顿旗务,看看旗主王爷们的动向,但是让老八吴联系协调,因为老八一直都是联系人,这合情合理。
二是让弘时和弘昼参与这件事,随时给十三爷和雍正汇报八爷和旗主王爷们的情况。这里的安排很讲究,弘昼平时不爱干事,弘时这回想干事,正好利用整顿老祖宗的事儿让弘昼锻炼,让弘时施展拳脚,都很合情合理。如果老八和旗主王爷们有勾结,就会有耳目随时向雍正和十三爷汇报。老十三和雍正算准了弘昼是不会和弘时一起欺瞒他俩的。
三是借此让老八们露出尾巴。雍正已经嗅到了八爷党有所动作,但是要是打草惊蛇了,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这是一个“打开袋子收纳术”,让八爷党自己跳出来。
这些防范措施主要就是针对八爷党和具备兵权的旗主王爷们的,雍正和十三爷的目的也是要搞清楚老八的计划。
有人说是雍正和十三爷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看紧了隆科多,做好了丰台大营的准备,只等八爷党上套,这不符合实情,因为雍正和十三爷根本就不知道老八要实现兵谏,他们只是敏锐的从弘时的奏事上嗅到了八爷党有所动作的气息,然后想利用这件事对八爷党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故而八爷党的逼宫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如果不是弘昼机灵,在半路上拦下十三爷,估计这回雍正真就栽跟头了。第一次十三爷擎天保驾,这一次又是十三爷力挽狂澜,老十三真就是雍正的福将。所以,如果要说天意,就如老八所说的一成天意,就在于弘昼的那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