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 :电影《花千骨》为何票房口碑双失?
创始人
2024-05-17 05:30:07
0

原标题:人民网评 :电影《花千骨》为何票房口碑双失?

连日来,电影《花千骨》持续引发网友讨论。一方面,电影上映10天,票房刚刚突破600万大关,远低于上映前1700万至4000万的预测;另一方面,电影口碑、评分惨淡,甚至被央视电影频道评为“开年第一烂”。票房、口碑双失,背后是值得深思的影视剧创作、宣发等新变化。

2015年,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花千骨》打破了收视和播放量等多项记录。不仅“画骨夫妇”、杀阡陌、糖宝、霓漫天等相关角色深入人心,剧中主题曲和插曲被广为传唱,就连剧中的“洪荒之力”也一举出圈成为年度热梗。剧版《花千骨》成功开发网文IP、开创仙侠古偶赛道,至今仍是很多观众心目中的“白月光”。那么,背靠顶级IP,坐拥“观众滤镜”,影版《花千骨》咋落得如此境地?

纵览线上线下的评价,不难发现,无论是小说粉亦或是剧粉,大多不喜欢影版——前者觉得改编“水土不服”、逻辑全靠“脑补”;后者则对剧情一头雾水,表示难以理解。从内容而言,比起电视剧50集的详细还原,电影时长有限,把细致丰富的小说情节塞进97分钟的容量中,影版叙事节奏仿佛加了倍速,省去很多关键转折和过渡,使得人物和故事落于升级打怪的窠臼。

另一方面,则是形式上的问题。客观而言,这些年,国产影视剧作品总体上一直在进步,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作为一部2024年上映的仙侠类电影,影版《花千骨》不仅没有在特效呈现上给观众以艺术享受和科技震撼,甚至有些地方还落后于2015年的剧版,难免让观众失望。

因票房、口碑惨淡,影版导演张超理发视频道歉,再次把电影推上讨论热潮。张超理称现在票房对不起制片人和团队伙伴,四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可惜,不少网友对这一道歉也并不买账,认为导演此举等同于“卖惨”。

说到底,观众都是奔着IP、剧情和角色来的,并不会单纯为情怀买账。比起2015年,古偶+仙侠可以碰撞出新鲜的火花,近些年来各类仙侠古偶影视作品迭出,本身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如果不能以更具创意的设计和更加优质的呈现,影版不仅不能“借光”,还要面临“珠玉在前”带来的比较和质疑。

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市场和观众的反馈一再说明那个朴素又重要的道理:靠着占据“大IP”、请来流量明星,即便剧情漏洞百出、特效华而不实也能霸榜圈粉的时代,已经过去。质量才是永远的必杀技,匠心创作、真诚呈现,拿出优质作品才是硬道理,才是真正对制作团队与对观众的尊重,也才能真正赢得尊重、收获成功。

来源:@人民网评

编辑:谢永利

流程编辑:郭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 钛媒体App 8月16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8月15日22时47分...
宏芯宇取得吸附芯片装置专利,取...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宏芯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我国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发展向好,... 8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
利用影城宣传红色文化,万达电影...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历史的指针指向这一特殊节点,如何让红色...
头部险企扎堆给机器人上保险,有...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贝壳财经) 8月14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
人形机器人,进化“赛道”向何方... 人形机器人,进化“赛道”向何方? 8月15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式开赛!来自16个国家...
AI需求驱动半导体产业新周期,...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实习生王硕、向梓瑜 广州报道 8月15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
烈山学子机器人竞赛载誉而归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在合肥市第17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合肥新站实验中学烈山路校区的...
涉“外星生命”,科学家有新突破...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7日报道,化学家们已人工合成出一种“超级酒精”,它此前曾被认为过于不稳定而无法...
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 央广网北京8月1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15日在文昌航天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