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市消防救援大队自主研发的消防控制室监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已覆盖全市1097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现对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消防设施设备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的高效监管。
消防控制室监管系统是昆山市“小巧灵”数字化监管项目正式推出的第一个智能系统。据悉,昆山消防与本地数据局合作,结合日常监管工作中的痛点和舆情反馈情况,推出“小巧灵”数字化监管项目,包含消防控制室监管系统、火灾风险预警系统、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监管系统、动火作业报备系统、消防车道移车系统5个分项。
由人员到设备,助力企业“零成本”强化消防管理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通过“鹿路通”(昆山市民App)即可进入消防控制室监管系统,一上班就打卡,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一个手机就可以解决的事儿,也不用装什么多余的软件,进入系统后进行人脸识别,确保人证合一,然后扫描系统自动生成的消控室二维码,确认打卡交接。”消控室工作人员说道。昆山市消防救援大队自5月21日开始推广消防控制室监管系统,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从人员管理抓起,确保每个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并督促无证上岗人员尽快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7月下旬,消防控制室监管系统进一步升级,引入AI判定,识别消防控制室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并将故障情况及时传给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此外,系统每日将编制消防控制室的随机抽查名单,并向监管范围内的消防控制室发出抽查指令,确保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在岗值守。同时,系统通过信息提醒告知所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人,督促其履行消防主体责任,尽快进行自主纠正。
先重点后一般,推动政府消防监管“数字化”转型
昆山市消防救援大队采取“先重点、后一般”的“三步走”推广策略,第一阶段大队主抓“高低大化”单位,召开针对性培训会议,并主动上门指导;第二阶段大队联合各区镇消防监管工作站,形成“大队—各区镇工作站—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三级推广网,对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培训;第三阶段大队将集合行业专业委员会、区镇工作站、基层网格等多方力量,向全市设有消防控制室的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推广。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二阶段,计划在8月底达成对全市设有消防控制室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全覆盖。”昆山消防数据中心研发人员陆洪志说道。昆山消防数据中心负责消防控制室监管系统后台的管理工作,每日均按照既定流程进行数据处理与监管。每日9点对数据进行研判分析,14点公布高风险消防控制室单位巡查名单,16点对高危消防控制室发布专项检查清单。
“14点开始,各区镇工作站会对系统生成的高风险消防控制室单位进行专项巡查。16点,系统将根据当日研判情况生成消防控制室专项检查任务,目前已下发巡查任务1586家次,生成专项检查151家次。”陆洪志补充道。
消防控制室监管系统是“小巧灵”项目正式推出的第一个智能系统,并将在后期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监管系统实现联动,帮助社会单位与消防服务机构实现双向监督。接下来,昆山市消防救援大队将继续以“数字化”战略为主线,稳步推进“小巧灵”数字化监管项目,探索分级分类消防安全监管和隐患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压实消防日常主体责任,提升消防安全监管质效。 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