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交通出行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市民感受如何?还有哪些出行难题?“融媒+督查”工作组持续聚焦,与相关部门一起“对症下药”,不断提升群众交通出行的满意度。
因为找不到合适电源,观山湖区会展城一路口交通信号灯装好半年多,却只能“闲置”。近日,“融媒+督查”工作组邀请融媒问政观察员、市政协委员周鑫,与观山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一同到场,协调解决信号灯“用电难”问题。
银行北街与银行中街交叉口人车混行。
路口信号灯成“摆设”
接市民反映后,8月27日,“融媒+督查”工作组前往观山湖区银行北街与银行中街交叉口看到,该路口有4条斑马线,安装有4组人行信号灯和4组车行信号灯,但信号灯都不亮。
银行北街与银行中街交叉路口。
工作组注意到,在该路口正中央,摆放有一台可移动的临时信号灯,现场车辆大多能根据信号灯指示有序通行。但行人过斑马线时,只能利用车辆等红灯的间隙迅速通过,现场不时出现人车抢道的情况。
“临时信号灯又比较矮,前方有大车时容易遮挡,会影响驾驶判断,有的车主闯了红灯都不知道。”出租车司机陈师傅说。附近居民张先生还告诉工作组,他曾向相关部门反映过信号灯不亮问题,但至今仍未见解决。
路中央设有指挥车辆通行的临时信号灯。
如何接电成难题
该处交通信号灯为何建好不用?
8月27日,观山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环境管理科科长周孝敏告诉工作组,该道路由中天房开建设,目前尚未移交。因道路建设时未安装交通信号灯,今年年初,观山湖区将该路口纳入交通信号灯安装项目工作,一边施工一边寻找电源。
未投用的车行信号灯和人行信号灯。
周孝敏说,信号灯于今年1月份安装完后,为解决用电问题,该局尝试了多种方式。“先是从附近的市政配电箱接电,但因600米的距离过远,导致终端电压过低,信号灯主板被烧坏。此后,又尝试就近接中天物业电源,但因该电源为商业用电,费用支付不符合市政用电缴费规定,最终该处信号灯因无电可用,迟迟未能投用。”周孝敏说。
部门为信号灯“找电”
“该路口附近聚集了商业区、办公楼和居民区,市民过街需求大,尽早完成交通信号灯接电施工,才能保障市民过街安全和交通秩序。”市政协委员周鑫现场指出。
市政协委员周鑫(左二)现场协调督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针对该处信号灯“用电难”问题,8月29日,“融媒+督查”工作组协调观山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及交通信号灯施工方到场,与政协委员一同商量解决方案。
经现场商讨,观山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施工方最终给出解决方案。“决定从CCPARK(A馆)附近的市政配电箱接电,通过更换粗电缆和加装电压稳定器的方式保障电压稳定输送,解决终端电压低的问题,从而保证信号灯能正常工作。”周孝敏表示,该局将督促施工方抓紧实施,争取交通信号灯在9月8日前投用。
“融媒+督查”工作组也将持续关注工作进展。
来源: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
编辑:田原丨审核:胡亚妮丨签发: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