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爱新觉罗·胤禩有人格魅力,太得人心,威望太高,所以开始雍正投鼠忌器不想动他。
通常情况下,被立为太子的皇子都是最幸运的 ,但也不尽然。
如果你给康熙当了太子,绝对是难成正果的,因为康熙太精明了,考核太严格,怎么做都不对。
隐忍吧,说你没有魄力;精明强干吧,说你有野心;人缘不好,说你不会团结人;口碑好了,又说你结党营私。
总之,能让康熙认可比登天还难,不把你折腾死不罢休。
二阿哥胤礽在2岁时不幸被为皇太子,等了将近30年没有熬出头,等来了,康熙将他(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废黜的圣旨。
一年之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胤礽又柳暗花明,被再次立为太子。
可是三年之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他老人家再次变卦,胤礽被废,跌入万丈深渊。
遇到反复无常的父皇,不被折腾死就是走运。
无论如何,是康熙废太子,让诸位皇子看到了一线希望,拉开了太子争夺战大幕。
那么,八阿哥实力到底有多大?
八阿哥名叫胤禩(也叫允禩),是康熙的第八个儿子。
胤禩精明能干,刚开始备受康熙器重,在他还不到20岁的时候,就命其管理广善库,主管重建东岳庙工程,署理内大臣、内务府总管等。
客观地说,老八胤禩文武双全,满腹韬略。
康熙曾评价他说:“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
雍正即位后,也说自己的才干雍正甚至承认自己的才也只是“能与相当”。
最难得的是他没有皇子架子,平易近人,有亲和力。
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在夺嫡队伍中,老四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的团队最给力。
他在朝中有隆科多,掌握京师警卫武力;;朝外有川陕总督年羹尧,牢牢掌握着枪杆子,所以才会在皇位争夺战中笑到最后。
不过,八阿哥胤禩的团队也不弱,阵容最强大。
九子夺嫡,太子被废,剩下七个皇子,除了争夺者老四和老八,再除了三皇子胤祉后来退出争夺,非常低调,不左不右;就剩下四个皇子,老八阵营里就有三个;他们是: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与四皇子胤禛同母)以及侍卫鄂伦岱、内大臣阿灵阿等人。
老八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人拥护,就是他会团结人,在朝中威望很高,受大家拥护。
高到什么程度,除了雍正同父同母弟弟十四皇子胤禛站到老八的阵营;雍正即位后,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弘时 都站到了老八一边。
在胜负未定的时候,有人巴结老八很好解释,大家想政治投机。
在老八失势,受康熙打压的时候,还有人为他说话,足见他的威望多么高,影响多么大。
当内务大臣因为受太子牵连受处分时,老八为他说说情触怒凌普康熙,康熙对大臣们说:“谁再在我目前说允禩(老八)是个好人,我就杀了他!”——“如有人誉允禩,必杀无赦!”
第二天康熙又召开会议,公布了老爸的罪行,打算严惩。
这时候叫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九阿哥允禟和十四阿哥允禵,迎着康熙拔出的刀,抱着康熙的腿,奋不顾身营救老八。
如果说皇子们为老八说话没有太大风险的话,大臣们在那个时候跟他站在一起就更难得了。
不久,当康熙跟大臣商量太子人选的时候,上阿灵阿等大臣还是表示老八允禩是太子的最佳人选,把康熙气得发疯,但又不好发作。
只好说:“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意思是说,推荐谁都可以,就是不能让老八当太子。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康熙再次征求大臣意见的时候,大学士马齐还是推荐老八。
康熙是个独断专行的人,见大家都跟说八爷好,就觉得都在跟自己作对,因此暴跳如雷,下令将胤禩圈禁起来,以泄心头之愤。
未受封爵的成年皇子只有已遭囚禁的皇长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与大失圣心的胤禩了。
即便如此,胤禩在朝臣中心目中,依旧是最有才,威望最高的。康熙帝最得力的助手大学士李光地,在康熙五十六年由衷地感叹说:“目下诸王,八王最贤”。
正是老八的影响太大,威望太高了,雍正即位后政权尚不巩固,需要安定团结,收买人心;所以并没有对老八胤禩下手,怕失去人心。他知道自己对老八客气了,拥护老八的人也会拥护自己。
雍正三年,自己的地位渐渐巩固,雍正就迫不及待对老八动手了。
胤禩被雍正查出一大堆罪名,被囚禁起来,在宗室中被除名,而且还被改名为:阿其那(满文:猪狗),九月初八日,老八气病交加、一命呜呼。
与此同时,雍正也对老八的盟友下手,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也被株连,革爵的革爵,圈禁的圈禁。
综上所述,老八错就错在他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太得人心,风头盖过父皇康熙,才备受排挤,下场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