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社论过去一周,A股行情总算是有了一点起色。这与1月22日国常会专门研究资本市场运行问题有直接关系。国常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两天后,央行行长潘功胜发声,表示要“为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提出,要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这些要求和表态及时回应了市场和投资者关切。最近一段时间,A股震荡走弱,投资者信心受挫,“重融资轻投资”的争论更是不绝于耳。争论背后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究竟要建设一个怎样的资本市场。经过30多年的探索,监管及市场各方有了清晰的共识:资本市场要更加注重其投资功能,以投资者为本。
那么,资本市场如何真正地做到以投资者为本呢?
我们认为,首先是要敬畏市场,尊重资本市场的内在规律。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底层逻辑在于,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价格形成、风险分散、资源配置等功能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敬畏市场,就是包括监管在内的相关各方都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市场逻辑,尊重市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不人为干预市场的正常波动。监管的职责是维护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打造一个公平、透明、稳定的市场环境,而不是直接参与市场操作。这也是推动A股注册制走深走实的应有要义。
透明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关键。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以投资者为本就要求发行人、上市公司、券商等中介服务机构更加注重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全面披露,因为这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对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
资本市场不仅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投资者实现财富增值的主要场所。以投资者为本的要义在于让投资者能够获得长期持续的回报。当下的A股市场热衷打新、短炒,本质上是价格扭曲下的一种套利行为,也是上市公司不能提供长期价值投资回报的映射。因此,应该完善上市公司分红、股票回购制度,给予投资者持续的投资回报预期。这一方面能让投资者直观感受到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诚意”,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
以投资者为本,还需要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特别是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不过,近年来投资者遭受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侵害的案例依然屡屡出现。法律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最有力武器,监管需要持续推动完善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证券集体诉讼制度更多落地,同时推动刑事追责,严厉打击证券犯罪,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
融资和投资是资本市场的一体两面,两者不能割裂,融资的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创造更好的回报。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监管机构以及上市公司、券商等市场主体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同频发力。正如证监会官员所说,亿万中小投资者是市场的“功臣”,只有广大投资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才能有牢固的根基,从而真正实现稳市场、稳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