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暑期,有那么一批人,他们积极参加兰州大学暑期各项活动,或征战于赛场,或通过参加科学考察之旅,到青藏高原“追大气”。他们关注气候变化,让知识与实践碰撞出新的火花,在实践中激发对科学的热情。
为推动科教协同,提升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素养,近日,首届全国大气类本科生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在兰大举行。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4所高校的19支队伍、95名选手参赛,竞赛内容由天气图分析操作、制作短期天气预报两部分组成。经过激烈角逐,兰州大学两支参赛队伍荣获团体一等奖。
在首届全国大气科学类本科生联合实习暨科学考察活动中,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大气类本科生联合实习队伍以兰大为起点,前往青海省气象台、西宁市国家气象站、海北州气象局业务平台、同仁市气象业务平台以及黄南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等,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指引下,预测天气,进行观测实验,在实践中激发对科学的热情,通过实地学习气象知识,感受大气科学的魅力,增强新时代气象学子的知识储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习了气象学业务知识,亲身体验了气象预报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跟随经验丰富的预报员分析卫星云图、雷达数据和短时预报,这让我对气象业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习期间,我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对于气象观测等方面的知识运用都有了新的理解,还了解到了气象服务对于农业、交通、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深远影响。这次实习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也激发了我在生活中运用气象知识的热情。”兰州大学学生杨悦琳说。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气象数据采集和分析,认识到了气象工作的严谨性与重要性。参观原子城纪念馆,让我深刻认识到老一辈科学家为国家科学事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的决心。”该校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班的学生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