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再加上随着年级的不断增加,数学知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老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呢?下面,101教育给我们介绍一下。
第一,告诉学生不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和负担,要出自兴趣和需要而学。
如果把学习看成是任务负担,就会感到学习是迫不得已而学的,血行就会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要想提高学习自觉性,就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看作一种生命、生活的需要,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
第二,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学生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作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然后制订出周详的计划,实行自我管理,并且要约束自己,严格地执行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第三,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排除外界干扰,抵御各种诱惑。
学习环境要保持安静、整洁,这样就可以减少各种外界干扰,使你集中注意力学习。所以在学习时你要劝告旁人不要随意打扰你,不要大声喧闹,你还要把书桌和书本、文具等收拾整齐。对于各种不利于按计划学习的诱惑,你要勇于抑制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