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从1983年7月开始实施一项为期10年的“导弹发展综合计划”,制定了5种导弹的研制计划,即“大地”地地战术弹道导弹、“烈火”中程弹道导弹、“三叉戟”短程中低空导弹、“阿卡什”中程中高空导弹和“纳格”反坦克导弹。这5种导弹研制几近完成之时,印度1991年又着手研制射程超过320公里的“萨加里”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苏里亚”洲际导弹的发展计划,并准备开发隐形导弹。这其中,“大地”和“烈火”构成目前印度所谓“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陆基部分的核心。
大地是印度研制的第一种战场战术导弹,最大特点是射程不远但战斗部载荷大,而且战斗部种类很多。目前,大地短程地地战术导弹已经发展了3种不同型号。各种型号的大地导弹都可以携带核弹头,具有一定战略威慑作用。
大地战术导弹
大地I导弹是一种陆军战场支援系统,具有破坏跑道,摧毁坦克集群的能力。由于射程较近,陆军和空军装备的大地地地导弹部署于印巴边境西部军区的旁遮普邦,以及中印边境山地地区。1996年1月27日,印度空军首次成功试验了射程250公里的大地II(大地导弹空军型)导弹,于1998年部署于海德拉巴俄导弹中队。2007年起,印度空军已经开始将大地II导弹从海德拉巴移往位于西部边境的空军基地。2000年,印度开始加紧研制大地III导弹(大地III导弹海军型,又称“长矛”)。2009年12月13日,印度海军在东部奥利萨邦沿海军舰上成功试射1枚大地III导弹,该型导弹主要用于打击敌国沿海地区重要目标。
烈火系列导弹又名“阿格尼”导弹,是印度国产的第一种中程弹道导弹,是印度当前最重要的战略打击力量。烈火系列导弹已知有5种型号,早期的烈火原型弹仅做试验,未生产和列装。印度在原型弹基础上研制了烈火I,并装备部队。烈火I导弹射程约700公里,战斗部1吨,命中精度300米,1999年开始研制,2002年首次试射,2004年列装部队。烈火I的试射成功,使印度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发射中程弹道导弹能力的国家。
烈火-1导弹
烈火2射程2000公里,1999年4月试射,2003年列装。但是在此后的多次试射中该型导弹表现并不稳定,在2009年5与和11月的两次试射接连失败。导弹是在“烈火”1上增加了一级火箭,使其变为两级固体燃料导弹。导弹长度达到 15 米,直径仍为 1.0 米,射程增加到 2500 公里。虽然印度在“烈火”2上进行了多种弹头和制导方式的改进,但外界认为“烈火”2 由于弹体过长,没有发展前途。
烈火3导弹射程约2500公里,重48吨,战斗部1.5吨,2006年7月进行第一次试射,没有成功;2007年4月第二次试射成功,2008年5月进行第三次试射成功到达最大射程3500公里,2010年2月第四次试射也取得成功。
烈火-3导弹
印度中远程弹道导弹烈火4型2007年12月宣布开始研制,2010年10月首次试射没有成功。2011年11月15日再次试射成功,射程约3000公里,增大了印度的战略威慑范围。印度媒体称,导弹弹道最高点达到 900公里,飞越孟加拉湾,击中预先设定目标,坠入印度洋班戈尔海湾。导弹飞行了3000公里以上,弹头再入温度达到了3000℃以上,试验取得成功。虽然这些数据值得怀疑,但试验基本达到了印度方面的要求。
2011年11月15日烈火-4导弹发射试验
随着烈火4试射成功,射程更远的烈火5研制和试射也拉开序幕。2012年4月19日首次试射,导弹从奥利萨邦惠勒岛导弹综合试验靶场发射后落入印度洋,射程约5000公里。
它是在烈火3基础上研制的3级固体燃料弹道导弹,长17米,直径2米,重50吨,战斗部1.5吨,射程近5500公里,可以携带常规和核弹头。
烈火-5导弹
目前印度已开始研制烈火-6洲际弹道导弹。印度官方声称烈火-6导弹设计射程为8000-10000公里,可从潜艇或陆上发射。导弹的第1、2级采用固体推进剂,第3级采用液体推进剂,弹长约为 40米,最大发射质量 55吨,可携带多枚分导多弹头。
随着印度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印正努力建立本国的武器装备科研与生产体系,致力于提高国防科研能力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密切跟踪周边主要国家武器装备的发展,对于我掌握并有效应对周边安全动态、借鉴国外装备研发经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