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背后的阴影:工程师揭露科技巨头追求速度的代价
创始人
2024-05-04 07:33:56
0

原标题:AI狂潮背后的阴影:工程师揭露科技巨头追求速度的代价

在去年年底的一个周五,当大多数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周末做准备时,一位在亚马逊工作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却突然收到了一条紧急的Slack消息。原本计划与朋友共度时光的他,被迫接受了一个新项目,并需要在周一早上6点前完成交付。

这个突如其来的截止日期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他不得不放弃与从东海岸远道而来的朋友们的聚会,整个周末都埋头工作,以完成这个项目。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他后来得知,这个项目最终被“取消了优先级”。

这位工程师向CNBC透露,这种情况在人工智能领域并不罕见。他和同事们经常被要求快速开发新功能,而这些功能往往会在最后一刻被搁置,转而投入另一个看似更紧迫的AI项目。

由于担心报复,这位工程师要求保持匿名。他描述了一个没有任何错误测试环境的工作环境,他们不得不在这样的条件下为新的AI功能编写数千行代码。由于推迟测试可能会导致代码中断,他回忆起团队成员不得不在半夜互相打电话来修复AI功能软件的某些方面。

这种压力并不仅限于亚马逊。在接受CNBC采访时,包括谷歌和微软在内的其他科技巨头的人工智能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面临着类似的压力,需要以极快的速度推出工具,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领先地位。

随着生成式AI淘金热的兴起,整个行业似乎都陷入了一种以速度为名的狂热之中。从苹果到谷歌,再到亚马逊,这些科技巨头的员工们表示,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满足投资者和不落后于竞争对手上,而不是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许多人表示,他们被调到了AI团队,以帮助支持快节奏的产品推出,尽管他们对这项技术知之甚少。这种快速发展的节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长时间的工作和不断变化的任务让他们感到精疲力竭。

一些员工表示,他们的雇主正在以速度的名义忽视监控问题、AI对气候的影响和其他潜在危害。由于难以维持这种快速发展,一些员工表示他们或他们的同事正在寻找其他工作或退出AI部门。

在科技巨头们竞相开发聊天机器人、代理和图像生成器的背后,是员工们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的期望而付出的辛勤努力。然而,这种以速度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否真的可持续?是否真的能为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

来源:金融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灵宝生态环境分局“线上线下”联... 近日,灵宝生态环境分局持续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创新采用“线上数据筛查、线下精准执法”的联动...
用人工智能节省成本,高盛今年将...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
全球吊装吨位最大全直流风电安装... 今天(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
朱笑稷:别再将科技绑上地缘博弈... 不久前,以色列总理一句“如果你有手机,就拥有了以色列的一部分”在国际舆论场引发关注。这句话本来是用以...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加强自愈式配... 转自:新华财经 近年来,为满足郑州市对高可靠性供电的需求,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
“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在... 10月14日,参与春蕾科技项目的学生李沁函、马星艳(右)在展览现场展示她们的科技作品“魔方机器人”。...
保定高新区跻身国家级安全应急产... 10月15日,在位于保定高新区的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多架工业级应急救援无人机整齐排...
华为推出业界首批无线网络数字工... 快科技10月15日消息,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华为携手中国移动推出业界首批无线网络...
原创 马...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3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星港基地”,火箭轰鸣声再度响彻天际,SpaceX的“...
原创 全... “正前方90分贝,走到侧面就只有60分贝,好神奇哦!”今日,在温江区光华公园,多个广场舞领队受到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