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背后的阴影:工程师揭露科技巨头追求速度的代价
创始人
2024-05-04 07:33:56
0

原标题:AI狂潮背后的阴影:工程师揭露科技巨头追求速度的代价

在去年年底的一个周五,当大多数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周末做准备时,一位在亚马逊工作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却突然收到了一条紧急的Slack消息。原本计划与朋友共度时光的他,被迫接受了一个新项目,并需要在周一早上6点前完成交付。

这个突如其来的截止日期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他不得不放弃与从东海岸远道而来的朋友们的聚会,整个周末都埋头工作,以完成这个项目。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他后来得知,这个项目最终被“取消了优先级”。

这位工程师向CNBC透露,这种情况在人工智能领域并不罕见。他和同事们经常被要求快速开发新功能,而这些功能往往会在最后一刻被搁置,转而投入另一个看似更紧迫的AI项目。

由于担心报复,这位工程师要求保持匿名。他描述了一个没有任何错误测试环境的工作环境,他们不得不在这样的条件下为新的AI功能编写数千行代码。由于推迟测试可能会导致代码中断,他回忆起团队成员不得不在半夜互相打电话来修复AI功能软件的某些方面。

这种压力并不仅限于亚马逊。在接受CNBC采访时,包括谷歌和微软在内的其他科技巨头的人工智能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面临着类似的压力,需要以极快的速度推出工具,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领先地位。

随着生成式AI淘金热的兴起,整个行业似乎都陷入了一种以速度为名的狂热之中。从苹果到谷歌,再到亚马逊,这些科技巨头的员工们表示,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满足投资者和不落后于竞争对手上,而不是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许多人表示,他们被调到了AI团队,以帮助支持快节奏的产品推出,尽管他们对这项技术知之甚少。这种快速发展的节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长时间的工作和不断变化的任务让他们感到精疲力竭。

一些员工表示,他们的雇主正在以速度的名义忽视监控问题、AI对气候的影响和其他潜在危害。由于难以维持这种快速发展,一些员工表示他们或他们的同事正在寻找其他工作或退出AI部门。

在科技巨头们竞相开发聊天机器人、代理和图像生成器的背后,是员工们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的期望而付出的辛勤努力。然而,这种以速度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否真的可持续?是否真的能为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

来源:金融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部门:开展航天器在轨运行等关... 人民财讯7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
宏越机械取得精准式宽幅胶带层叠...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丽水市宏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精...
小米深圳总部7月18日举行开园... 快科技7月8日消息,小米社区近日开启了深圳总部的开园仪式米粉招募,名额20人,将在7月18日正式开启...
原创 不... 据参考消息报道,印度政府宣布,针对美国政府加征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一事,印度将对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报...
月球样品又有新发现!嫦娥六号揭...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 胡喆 刘祯)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系列研究成果,四项重...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 利用嫦娥六号采...
从核心到边缘,Solidigm... 2025年7月9日,Solidigm推动存储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从122TB大容量SSD到液冷企业级...
厦门理工学院学子走进中交三航局... 7月3日,厦门理工学院港口航道专业的16名师生走进中交三航局六公司罗屿13号至15号泊位项目建设一线...
苹果为何放走AI大将? 揭秘扎...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0日,据彭博社报道,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旗下...
关键分子信号有望破解造血难题 科技日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科学信号》杂志报道,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与英国伦敦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