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也提出了不少先进的理念,比如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首次提出了废除旧土地所有制度。
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还规定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正如洪秀全早期所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界之私。”
看上去女性在太平天国中似乎得到了与男性一样的地位,但实际上,太平天国所谓的男女平权基本没有任何意义,女性在天国中的生活十分悲惨,甚至被认为是累赘。
既然如此,那么太平天国为何还要掳掠众多妇女,又将她们进行分馆管理呢?
太平天国在初创时期,也就是“拜上帝教”时期,在内部的确活跃着一批女性,这批女性大都是广西客家女,号称“蛮婆”,脚板大,力气大,能干活,而且还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装,协助男性大军作战,由此成为太平天国的第一批女兵。
比如当时有个叫胡九妹的女信徒,把自己的全部财物都献给了教会,为此,当时还流行起一句口号“男学冯云山,女学胡九妹”。
还有流传比较出名的洪宣娇,据瑞典人韩山文在《太平天国起义记》中记述,说她是萧朝贵之妻杨云娇,也是杨秀清的妹妹,也被渲染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
那么在起义初期,对于这些女战士如何管理呢?在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就发布了一道命令,即对男女实行分营管理,分别设立了男营和女营,严禁男女混杂聚居在一起。
但是最初的这种男女分营管理办法,对太平军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我们知道《水浒传》中的好汉们,大都不近女色,而且家破人亡,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走江湖必须没有后顾之忧。
洪秀全这种男女分营的管理办法也有类似的功效,最初起来闹革命的教徒,为了逃避清军的赶尽杀绝,都是拖家带口一家人全部参加的,这样确实避开了清军的迫害,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如果一家人混居在一起,并不好管理,也会给行军作战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贻误战机。
为此,洪秀全提出了男女分营管理制度,也就是把整个队伍纳入战斗化的军事编制,按性别、年龄、专长分工,既可以调集一切力量为战争服务,同时也把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也只是为了适应“创业之初”的环境,对成员加以组织性管理,这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这种男女分营制度严格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残酷到没有人性。比如夫妻不准随意见面,严格禁止同居,违反者都一律按"奸淫"罪处置。即使是80岁的老奶奶也不能与8岁的孙子呆在一个房间,可谓苛刻至极。
到永安建制后,这项制度的管理更加严格,一旦违反即有可能被斩首。
所以,这种制度的诞生本身就带有歧视性和偏见性,把夫妻同宿与奸淫划为一谈,在战争环境下,虽然能够得到军民群众的拥护,但时间一长,人心就会涣散。
但是到了建立天京后,这项制度不仅没有取消,反而更加被扩大化了,从而引发了不少负面效应,女性在城内的生活更加不堪负重。
太平军攻下南京建立了天京政权,在城内实行了男馆女馆制度。此时的男馆女馆成员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城内的本地居民,另一部分则是太平军行军途中的俘虏,还有一部分就是太平军及随军人员。
据江宁李圭所著的《金陵兵事汇略》记述,太平军入城后的首要任务便是清缴百姓财产,美其名曰“贡单”,有私藏金银者,必重典伺候。
搜刮完财产后,就分别设立了男馆女馆,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也有一些不愿前往的家庭,他们有私自躲避的,也有联合建立私馆的,但最终都难以逃过太平军的搜查,其结果不是自投河,就是投子女于河,惨不忍睹。
入馆后的男女,不论父母子女,还是公婆夫妻,一律不得见面,话也不能多说一句,违者一律按“犯天条”处置,所谓的“犯天条”就是奸淫罪,轻者杖责,重者斩首。
男女馆都有设立管理人员,男馆设两司马,女馆为广西蛮婆 。太平军的集中管理制度,初期目的有出于对安全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出于对后勤工作的需要。
据张德坚在《女官女军数》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时,太平天国官簿统计出天京城中的女子数量为:女官6584人,女军10万人,女绣锦绣工8000人,女使5200人,可见女性人数之庞大。
先来看所谓的女军,实际她们到天京建立后并不参与战事,大部分沦为劳力。
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除了部署城防外,对旧有的衙署与民间豪宅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以便分封给诸王作为王府或各级官邸。同时太平军的总兵力也扩充到十二三万,战事也吃紧。
因此,后勤供应和各种劳作类的工作相当繁重。男馆成员大多被拉去充军,此时的女馆成员就派上了用场。
太平天国征派她们参加劳动,从事起了各类工种,如削竹签、挖壕沟、抬瓦、运粮、割麦、搓麻绳、劈柴等重体力劳动。
为了迫使这些女性多干活,太平天国还发布了禁止缠足的法令,并要求妇女放足。但不论放与否,江南女子在他们眼中都不能与两广“大脚蛮婆”相比,所以在干活时经常受到虐待。
其次便是女绣工,一些会女红的女子则被编入锦绣衙,专门负责织造各式冠服。相对于重体力活,这算是上等差事了。
再次还有女使,她们专门服务于各王府。有人会问为何在天京城内没有太监呢?事实上最初洪秀全也想过用太监,但阉割是项高技术活,太平军没有这项技术,最后只好放弃。所以在各王府内都是由女使负责各天王们的饮食起居等诸多工作。
以天王府为例,除洪秀全父子外,府内没有任何别的男性居住,从凿池挖塘、打扫禁苑,到天王的饮食起居、坐朝视事等,都是在各级女官的打点下,最终由女使们完成的。
比如,天京事变爆发时,北王韦昌辉在清除了杨秀清势力后,围攻洪秀全所在的天王府。
在紧急关头,一群负责保卫王府安全的“女保安”挺身而出,抡着刀持着枪冲杀在前,誓死保卫洪秀全,最终击退了北王韦昌辉及其手下。
这些女战士实际上也相当于天王府内的女使,只不过在地位上属于女官级别。
说到女官,除了各王府内各类事务负责人,在锦绣衙也设有各类管理职位,如指挥、总制、监军等。
当然还有一种更上等的工作,那就是通过“女试”后,去当女秘书,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就是傅善祥。
“科举”考试是太平天国延揽人才的一种手段,按照礼制,首义诸王的王府是不允许其他男性居住的,所以文秘工作一律由女子担任。
据吴家桢《金陵纪事杂咏》记载,太平军将识字的女性招入,并通过考试决定是否录用,傅善祥是金陵人,二十多岁,当时得了第一名。
另据太平天国发行的《天父圣旨》一书记载,她的名字被写作“伏善祥”,其职衔为东王府内簿书,相当于女秘书。
但由于此类考试并没有经过县试之类的层层选拔,也没有年份与科目之分,与正式的女科并不是一回事儿,仅仅只是为各王府物色供职人员。
当然所有干活的妇女都是没有报酬的,仅提供口粮供应。
男女馆严格实行禁欲主义,但对有些人却是例外,比如天王、东、西、南、北、翼王以及各级统军将领。
天王的后妃总称为“娘娘”,其他五王的妃子通称为“王娘”,丞相妻称贵嫔,检点妻称贵姒,指挥妻称贵姬等,各有别称。
早在起义之初,洪秀全就已有15位后妃,后来又在两广随军的女了中选妃,在征伐途中就地从民女中遴选。
定都以后,每逢诸王寿诞之日,也会事先在城内大规模地选美,每次终选结果是,天王、东王各6人,北王2人,翼王1人,当然还少不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谓天父各人劳心过甚,赐来美女也”。
但别以为成了王的女人就有好日子过了,她们的日子不是奴隶,也类似奴隶。比如由于洪秀全妻妾众多,为了好管理就定下了“十该打”的戒条,比如讲话不悠然要打,眼左望右望也要打,问王不虔诚还要打,确实有点变态的味道。
更为残酷的是,即便是娘娘也是要干活的。洪秀全妻妾成群,但子女不过三子五女,原因就在于后妃们即使怀孕了,也要继续干重体力活,所以很容易流产。
一边是妻妾成群,美女环绕,而另一边则是怨女旷夫,妻离子散,这种上下有别的婚姻政策,很显然是无人让人心悦诚服接受的。
虽然杨秀清鼓吹这是上帝的安排,但在现实诸王们的反衬下,这种说教显得苍白无力。
由于违背人性,太平军中夫妻冒死同居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他私自苟合的现象也悄然蔓延,从而加大了太平天国管理军队的难度,民间的局面也日渐失控。
迫于内外压力,也为了安抚人心,太平天国宣布废弃现行的过激法令,允许人们团聚成家。
但这项法令并不适用于全体成员,仅局限于为官者范围,而且要求每名官员要娶数名妻妾。
还有一些将领们为了更好的维系与部下之间的关系,也通过用结婚的方式收买人心,并按功劳大小将城中住宅赐予他们,特别是来自广西和湖广的军人,但这部分人也是属于管理层的,普通士兵也还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这些婚礼表面办得热闹,但有很多女子并不愿意嫁给这些冒险家们,她们宁可一死了之,或上吊,或投河,或放火烧了房子,把自己埋在废墟中。
所以,从上述看到,即便废弃男女馆制度,这些城中女子仍然是太平军手中的工具,仍然没有半点尊严可言。
可见,太平天国内部所谓的男女平等,妇女自由,实际上都是空话。
太平天国后期,由于清军的封锁,城内供应紧缺,有不少民女逃跑的,也有被释放的,男女馆制度遂逐渐成为一纸空文。
综上所述,太平军在占领南京后,继续实行男女分馆制度,实际并不利于他们的发展,没有了家庭生活,没有了夫妻生活,这既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同时也导致非战斗人员在部队中的比例增大,形成供应难题,对战局发展并没有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