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城市社区正面临着由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对社区的应急响应和恢复能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2012年北京暴雨事件便是一个深刻的警示,它凸显了基层社区在风险防范和应急组织能力上的短板。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韧性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为城市社区治理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韧性,这一概念源自物理学,经历了从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到演化韧性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社区、社会系统等学科领域。它强调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社区能够有效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从灾害预防、应对、抵抗到恢复的全过程,展现出强大的自组织、自适应和自我恢复能力。由此可见,韧性社区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以增强社区的韧性。
构建韧性基础架构,筑牢社区风险抵御根基。这一架构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涵盖全周期风险管理、治理结构优化、社会资源整合以及技术赋能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确保了治理体系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使社区能够在面对潜在风险和冲击时保持稳定。
优化多元主体联动,强化社区协同治理体系。这种联动要求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社区治理的创新和发展。基层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为社会组织和各类组织的结构发展奠定基础,而社会组织和居民的积极参与则是提升社区韧性的关键。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从而增强社区的整体韧性。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增强社区应急恢复效能。通过优化公共空间布局和完善设施配置,例如拓宽城市道路、增加公园及开放空间,能够显著提升社区在灾害应对中的韧性。同时,重视并改善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例如提供优质的绿化、营造美丽的自然景观、安装有效的降噪设施等,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进一步增强社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升智能管理水平,驱动社区创新长效发展。AI应急管理、智慧管理系统、大数据应用、物联网技术、韧性评估模型以及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空间规划等智能化手段,不仅增强了社区自我感知、预防和独立应对风险的能力,提升了应急管理水平,还通过优化治理流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科学评估韧性状态等方式,强化了社区的组织韧性,并赋予了社区技术上的冗余性、快速响应、智慧决策及持续学习的能力。
培育居民心理韧性,凝聚社区民众共识力量。一个真正的韧性社区不仅需要坚实的硬件设施,更需要重视居民的防范意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应急宣传教育,帮助居民了解自然灾难,认识应急建设的重要性,并掌握必要的防灾技能,从而形成一种人人重视安全、个个积极防范危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基层的应急响应能力。
近年来,北京市在韧性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树立了典范。政策层面上,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为韧性社区建设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目标。在社区层面,北京市将社区视为城市安全文化和韧性理念发展的摇篮,致力于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居民的风险意识和社会的整体防范水平。在建设实践中,北京市充分利用生态空间,将广场、绿地、公园等场所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显著增强了城市的自我恢复和适应能力。技术层面上,北京市依托传感器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加快了对城市灾害要素的监测,并成功打造了全灾种、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了防范城市灾害隐患的能力升。
展望未来,韧性社区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继续深化对韧性社区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韧性社区建设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共同构建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社区,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韧性城市贡献力量。(陈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