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刚过去,关于“转人工越来越难了”的话题再次引发网友讨论。AI客服常因“已读乱回”和烦琐的转人工流程而备受诟病,网友们戏称AI客服“事事有回应,件件没着落”。
当下,各行各业的客服岗位似乎都已被AI“占领”。然而,不少网友发现,AI客服崛起后,联系人工客服的步骤越来越烦琐,AI客服不智能,人工客服找不到。折腾大半天,问题依然解决不了。
AI客服 真的不智能
曾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民李女士在某电商平台花高价购买了一台洗衣机,因为收货后找不到洗衣液投放口,她便打开了客服对话窗口进行咨询。可在李女士输入“哪里倒入洗衣液”这个问题后,AI客服却给出了“滚筒洗衣机投放盒分为不带智能投放和带智能投放”这种除了拱火毫无价值的回复。
当李女士输入自己的洗衣机型号,选择再次向AI客服咨询该款洗衣机有没有智能投放功能时,AI客服则又一次给出了“智能投放依据衣物重量匹配需要添加的洗涤剂”这种让人恼火的答案。
除此以外,还有记者就“转人工所需时间”这一概念测评了18家银行的客服热线。在拨打了40余次电话后,记者发现这些智能客服要么语速太快,要么坚持自己能帮忙解决问题拒转人工。
事实上,李女士和记者的经历只能算“AI客服弊端”的冰山一角。
转人工 困难重重
大家对AI客服的不满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AI客服听不懂用户诉求,客服态度很客气,但回答驴唇不对马嘴。低效沟通之后还会贴心加上一句,请为我的服务评分。
另一种是转人工流程复杂,人工客服难寻。无论线上平台还是热线电话,想找人工客服,首先要通过挡在前面的AI客服这一关。
消费者联系人工客服的步骤也越来越烦琐,部分商家的人工客服接入方式十分“隐蔽”。有一些消费者为了找到人工客服,想出不少偏招、怪招。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不少“找人工客服”的攻略。
有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表示,无论是电话联系还是线上沟通,找到的都是AI客服,而转人工客服需要等待半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排到我了,可一旦离开页面一两分钟,系统就会自动断开。想要继续找人工客服,就只能重新排队。”还有一些消费者吐槽,等待过程漫长,如果按错数字,又不得不返回到上级菜单。
据法治日报报道,有网友称自己拨打了市面上45家公司、平台的客服电话,统计用时显示:转接到人工客服平均需要94秒,最漫长的一次等待时长达380秒。
为什么现在客服都变AI了?
辩证来看,AI客服的确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高效、及时,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AI客服流行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降本和增效。AI客服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能显著减少人力成本投入,它的出现也让效率大幅提高。
当谈及如此大规模使用AI客服的原因时,不少电商从业者表示,他们也是被形势所迫。一位在电商平台做客服的业内人士称:“大家其实都知道AI服务不太好用,但电商平台有3分钟回复率的要求,而且会被列入考核标准中。无奈之下电商大量使用AI客服,同时使用人工客服进行协作。”
网友
跟AI客服沟通二三事
花香满径:要么按1234,要么退出服务,捉迷藏一般。
等待晴天:AI客服很机械,永远都是“抱歉,给您造成不便”。听到复读机一样的回复,真是火冒三丈。
向日葵:要求转接人工服务,只能听到“当前人工座席忙,请耐心等待”的回复。
沉着:语音播报里压根没有人工服务选项,需要你自己试。
山里人:用户打人工客服电话,已经成了技术活儿,没点儿耐心和技巧,都搞不定。
彦铭:直接说“我要投诉”,转人工成功率提高50%,亲测有效。
时倾星辰:打客服电话,一直没人接,说了句“我要投诉”,一秒不到就接通了。
媒体
无论哪种客服 都不能丢掉用户体验
AI客服是行业的发展大趋势,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发展是需要时间和技术积累的。从目前的情况看,AI也许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客服。
原因之一是现阶段AI客服功能实在有限,大家的需求是个性化的,回复却是模板式的。
原因之二在于AI无法提供情绪价值。AI客服不会思考,无法灵活变通,也无法提供用户所需要的情绪价值。无论技术如何迭代,人工智能只能作为提供便利和提高效率的工具,而无法成为代替人类进行社会交往的主体。
由于AI客服的算法和语料库不完善,导致其在识别和应对用户的复杂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或循环回复。一方面企业为了追求智能化而忽略消费者实际需求,简单地将AI客服设置为自动回复或语音识别。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在遇到商品服务问题时会习惯性倾向找人工客服帮忙,如今客服电话中的重重障碍让他们更难得到真正有效的帮助。
AI客服“转人工”不能阻碍重重。一味依靠AI客服,是在关闭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最终只会损害商家自身的信誉和形象,难言长远健康发展。
(据河南日报、经济日报、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