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召开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据介绍,过去一年,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布局了3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据悉,我国高校目前有博士研究生61.2万人,成为高校科研的生力军。
2020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近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10万,为10.52万人;到2022年,我国博士生招生13.90万人,三年间扩招32%。
如何在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的同时,保障博士培养质量,避免发展博士教育刺激学历高消费,是我国下一步发展博士教育必须直面的问题。
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应届博士毕业生达到7.52万人;根据跟踪的就业数据,到2023年8月底,40%不到的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超过20%的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这表明,发展博士教育,必须坚持“分类原则”,即要把博士分为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都按学术型博士培养。这一方面需要社会转变对博士研究生的看法;另一方面,要求高校要根据博士教育的不同类型,加强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探索不同的博士教育评价体系。
对于博士教育,我国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所有博士都是学术人才,博士毕业后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对于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工作,还有人认为是人才浪费。这是对博士教育的错误理解。事实上,从本科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都包含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两种类型的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也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其中,学术硕士、学术博士是普通教育,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则是职业教育,后者旨在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社会存在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不少专业硕士点、专业博士点,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含糊其辞,有的甚至就参照学术硕士、学术博士进行教育,这导致研究生教育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本来应该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博士,按学术型人才培养,导致培养错位与就业错位。
去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要求大幅度提高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这一方向是正确的,推进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关键在于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博导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评价体系。
当前,一名导师既带学术型博士,又带应用型博士,怎么做到根据不同的培养定位,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
总体看来,不少高校对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都差不多,包括在读期间发表多少数量、档次的论文,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要通过盲审等等。博士生于是成为高校撰写、发表论文的主力军。然而,这不但带来博士培养的“唯论文”问题,也让应用型博士培养和学术型博士培养大同小异。
培养应用型博士,不应该追求发表论文,而应该重视解决实际技术难题,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按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导致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都“理科化”,不重视应用、实践,而强调发表论文,这种错位要求,也令不少博士生论文负担沉重,且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
在博士招生规模每年超过10万、在学博士规模超过60万的博士教育新时期,必须形成不同类型博士的明确培养定位。要破除“高学历人才=学术人才”的迷思,强化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实践性,建设“理论+实践”双导师队伍,推进产教融合,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