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只有朝廷重臣离世后,皇帝才会赐予谥号。比如刘备在位时期,只有法正获谥,连关羽都没有。所谓谥号,通俗理解就是官方的评价。对于那些官员而言,获得一个美好的谥号,成为他们人生最后的追求。然而在北宋初年,一位宰相在临终前却叮嘱子孙,千万不要为自己申请谥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宰相之才
此人名叫范质,字字文素,是大名宗城人。范质虽然生逢乱世,但出生在一个官员家庭,因此有机会得到相应的教育。范质自幼聪明好学,九岁时就能写出好文章,到了十三岁时研究《尚书》,并且能够教授学生了。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范质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忠武军节度推官、封丘令。后晋天福年间,在桑维翰的推荐下,范质开始得到重用。
然而好景不长,后晋被契丹灭掉。后汉建立后,范质出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当时,郭威多次率军出征,朝廷每次派来传递的旨意都能切中机宜。郭威感到纳闷,就向使者询问是何人起草的诏书。当得知是范质撰写的后,郭威赞叹道:“宰相器也。”没过多久,郭威起兵,引发动乱,范质藏到了民间。
二、北周重臣
郭威立即派人四处寻找。当他看到范质时,天降大雪,天气十分寒冷,郭威解下自己的袍衣给范质来穿。郭威称帝后,范质立即被任命为宰相,同时负责管理枢密院事务。郭威死后,柴荣即位,范质依然担任宰相,工作兢兢业业,深受后周世宗的信任。柴荣北征时,范质因病留在京师,皇帝赐给他医药费就达到了一百万钱。
然而柴荣没想到,范质的身体没事,自己却病倒了。为了实现江山的稳固,柴荣选择了三位文官作为辅政大臣,排行第一的正是范质,其余两人是魏仁浦、王溥。范质虽然性格偏急,但他为官清廉,即使官至宰相,也从未接受别人的财物。而魏仁浦、王溥已经被赵匡胤暗中收买,江山即将易主,范质却毫不知情。
三、拒绝谥号
当陈桥兵变的消息传来,范质非常激动,他握住王溥的手说道:“仓促遣将,是我们的罪啊!”范质指甲掐得王溥的手几乎出血了。在见到赵匡胤后,范质没有任何畏惧之色,反而指责赵匡胤说:“先帝对待太尉您就像儿子一样,现在他尸骨未寒,您怎么就这样做?”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出于对老臣的尊重,仍然让范质担任宰相。
赵匡胤还特意到范质家中,赏赐黄金器二百两、银器千两、绢二千匹、钱二百万。964年,范质被免去宰相的职务,担任太子太傅。同年九月,范质病重,他在临终前嘱咐儿子,“勿请谥,勿刻墓碑”。原因其实很简单,范质觉得自己愧对北周的三代皇帝,辜负了他们的知遇之恩,没有颜面有新朝谥号。对此,赵匡胤也明白,“悲惋罢朝”,只赠官没赐谥。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
上一篇:智能快递柜为何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