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蓝无人机“云上执法”
获交通运输部
“四基四化”建设典型案例
近 日
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典型案例, 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无人机“云上执法”入选 “执法质效提升工作法”典型案例(全国48个)。
近年来,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全省“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积极探索“无人机+执法”路径,2021年成立 “智蓝无人机执法工作室”以来,创新打造“云上执法”品牌,全力构建“水陆空一体化”无人机执法模式。目前,全市交通运输执法系统拥有微、轻、小型各类无人机44台(垂起固定翼无人机1台+基站机场1个),无人机持证人员62人,构建起市县两级无人机矩阵。
智蓝无人机
“云上执法”“1234”体系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加强智蓝无人机执法工作室“云上执法”建设,逐步形成一套实用性、操作性强的“1234”体系,即“1本手册、2项制度、3大领域、4个特色”的制度化、体系化“云上执法”模式。
“1本手册”
即《无人机场景应用实操手册》。系统总结无人机在水上巡航、公路巡查、工程建设、水上救援等执法领域应用的经验做法,助力全省交通运输智慧执法装备体系创新应用攻坚行动,为全省交通运输执法系统提供示范借鉴。
“2项制度”
即《无人机使用管理规定(试行)》《无人机驾驶培训制度(试行)》。两项制度,明确了无人机使用范围、程序、破损责任、飞手培训等,使无人机从使用到培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道路,规避使用风险。
“3大领域”
即无人机在道路、水上、工程领域的交通运输执法与巡查。
“4个特色”
即无人机热成像监测、无人机数据互通平台、长续航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基站机场、无人化自动巡航机库系统的运用。
2024年8月,在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智慧城市大赛中,苏州交通执法部门参赛项目“延伸感知触角,5G-A守卫‘东方威尼斯’”,展示了“5G+无人机”多场景水上执法监管的应用方案,针对水上侦查巡航的难点痛点问题,应用无人机构建通感一体化“云上”执法新模式,实现全时全域监管、精准高效执法探索全新路径,以“通”+“感”共筑水上监管防线,在全国2880余个竞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二等奖。
智蓝无人机“云上执法”
七大具体应用场景
1
公路水运工程执法检查
应用无人机在施工现场远空采集直观高清影像资料,发现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监测工地扬尘治理,并结合执法人员地面取证工作,形成完整视音频证据链,为处理重大违章违法行为提供客观、有效证据,有效破解工地现场道路不畅、交通中断、目力不及、取证较难等监管困境。
利用无人机发现施工现场问题隐患
2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隐患防范
“黑驾培”安全隐患一直是城市交通运输监管的一大痛点。这些培训者和受训人没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措施,给道路上依规正常行驶的车辆带来极大安全风险。“黑驾培”在开展“教学”时,会安排人员在周围放哨,发现执法人员前往处置时,就会提前“预警”,让培训者逃之夭夭。执法人员可应用无人机对违法违规驾培行为先行取证,锁定违法行为具体实施车辆,随后指挥执法检查人员进行精准打击,解决传统执法模式存在的“抓现行难、固定证据难”等问题,有效打击并降低了违法驾驶行为带来的道路运输安全风险。
利用无人机查处“黑驾培”现场
3
公路运输车辆管理
通过无人机空中监控、数据共享,发现、确定未按要求落实扬尘防治措施车辆、涉嫌超限车辆,固定证据并约谈运输企业,要求运输企业落实生产主体责任,防范道路运输安全隐患。
利用无人机监管工程运输车辆
4
水上巡航与执法监管
探索使用无人机对船舶运输渣土(泥浆)进行空中夜视侦察,充分发挥其隐匿性、快速性特点,主要解决船舶倾倒工程渣土(泥浆)频发于夜间和偏远水域,针对当事船舶驾驶人员对于水上巡航执法反侦察的困境,取得良好成效。在通航水域监管方面,执法人员定期、高频度对监管水域进行无人机空中安全巡查,及时处置桨板、皮划艇驶入航道、船舶非法营运等安全隐患,有力地补充了传统巡查存在的安全监管覆盖面不足、不及时等问题。
利用无人机取证渣土违规运输
利用无人机发现、取证非法载客
5
水上交通应急救援
开展无人机热成像模式在水上搜救工作的可行性应用研究,通过热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分辨出水面上的不同物体,实现人机联防,尤其适用于太湖水面广阔水域、大雾或夜间等视线条件不佳的情况,助力提升水上搜救的科学性、精准性、时效性。2023年以来,应用无人机进行湖区执法巡查、检查及搜救辅助等工作60余次。
利用无人机抛投救生圈、开展水上救援
利用无人机热成像功能提升应急搜救效率
6
引进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和无人化自动巡航机库系统
引进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续航时间延长到2.5小时,巡航半径扩展到30公里,对京杭大运河苏州段38.9公里航道、阳澄湖120平方公里水面和太湖苏州部分湖区开展巡航。引进无人化自动巡航机库系统,实行每日分时段固定自动巡航,自动返回无人值守机场,明显提高巡航效率。
利用无人机查处环城河小型皮划艇违规驾驶
7
构建无人机数据互通平台
依托“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执法新模式建设,探索实施“无人机+执法”,推动调查取证“全景化”,构建从支队系统到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守护“2.0”系统等多级系统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无人机数据平台。
智蓝执法无人机数据互通平台
2023年以来,苏州市支队开展水上巡航680余架次、工程执法检查45次、机动车驾驶培训检查11次、水上搜救6次,参加各类应急演练9次,累计巡航7318公里,直接或参与取证处罚案件50余起,在监测、巡查、取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执法质量效能提升。
下一步
苏州交通执法部门在各上级的领导与指导下,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无人机的适用范围、执法场景和应用案例,落实上级关于智慧执法、科技执法的工作部署,探索低空经济时代无人机在空中运输监管中的应用场景,在智能交通执法与监管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供稿单位:市交通执法支队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